哪些人介入了司魏之争?
“正常的学术争议,应该说不会对作者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如果将非学术的因素引进来,事情就变味了。”
“魏于全第一次来我这里的时候,带来了一封我的老朋友、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的信。”司履生说。这封信司履生还保留着,信中说:“年龄不饶人,我们这些老人按自然规律都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而由年轻有为同志取代。年轻人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如心高气盛,学术上不够成熟,对老年同志不够尊重,处理问题上不够审慎等。作为老一辈的同志首先应该爱护他们,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来信最后说:“时间过得很快,回忆当年我对您们成立博士点的支持,要求任校长看重您就支持您的工作,建议CMB Sawyer博士支持您的科研工作等,已成过眼烟云。眼见您在学术上的成就,感到衷心的高兴。我相信您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除了魏于全亲自来以外,“我的不少朋友,以致我认识的熟人对我进行劝说,要我放弃发表那一篇评述。其中,还有我的好几个学生和其他专家。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来电话说,别发了,你弄不过他们;另一个学生说,把文章撤了吧,别惹这些事了。还有一位院士也给我打来电话,说都是同行,希望我算了。”司履生说。
“当时我还是没有动摇,就在我要给《自然·医学》杂志发电子邮件,签署发表合同的时候,我的朋友、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的一位教授专程到我家,他受我们交大主管科研的领导的委托对我说,上头有人说啦,不要弄了,让我不要发表那一篇论文。”
司履生办公室同楼的一些教师和科研人员向记者证实,的确见到过魏于全来拜访司履生。至于“朋友和熟人劝说”的事情,有些人承认,有些人否认。司履生的一位学生在电话中说:“不要问我这个问题,有关事情我不会回答。”司履生的同事王教授说,的确有人给他说过相关的事情,让他有机会劝说司教授,但是他拒绝了。那位到司履生家劝说的教授告诉记者:“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细节都记不清了,是哪位领导说过也记不得了。是有这么回事,只是当时和司教授聊的中心意思,是请他要把问题搞清楚,搞扎实,要慎重行事……”
魏于全与川大的说法为何不一致?
在四川大学采访,记者还向魏于全提起一件旧事。
2004年新年前后,本报报道了几位中科院新当选院士的事迹,其中就有魏于全,这就是刊登于2004年1月15日本报第十六版的《魏于全:不负众望》。
当时,本报两位记者根据在四川大学的采访记录和校方提供的材料写出初稿后,1月13日,魏于全发来传真,称此文“与事实存在多处不符。目前该稿正在人民日报社编辑部编辑中,尚未发表,请通知二位记者撤销该稿件,以体现贵报社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办报宗旨,也同时是对我本人的尊重和爱护。”
经过沟通,魏于全同意报道,但删去了原稿中的一些内容。
对照原稿和见报稿,记者发现被删去的内容,其中有两点。一是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他在肿瘤的病理学和免疫学方面发表科研论文27篇。二是介绍他在日本留学5年,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论文42篇,成果频繁出现在国际医学界,他的知名度在世界肿瘤研究领域不断提升。
事实上,这些素材都是四川大学在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发放的,其中一份材料是川大内部刊物上刊登过的文章,另一份材料是校方专门整理的《魏于全院士材料》。
今年3月31日,记者把这两份文字材料的复印件给魏于全看,没想到他当面把它们撕了。
“这些内容是从哪儿来的呢?”记者问。
“是抄来的。1996年我回国后,有个记者写我,报道刊登后,学校的一些人就抄下来。从来没有哪个人给我看了。乱七八糟什么都给你弄上去,你说那多危险。”魏于全说。
“当年我们登了你的报道,你删了一些。介绍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成果的数量,也不行吗?”记者又问。
“那都是过时的,都不是确实的。”魏于全说。
“事实也不怕去说啊。科学家讲成果,成果不怕说。”记者说。
“不愿媒体炒来炒去嘛。”魏于全说。
川大华西医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司履生和常人不一样,他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性格偏激,行为偏激。至于魏于全为什么几次到西安找司履生,这位负责人认为,2003年,魏于全要评院士,司履生写信提出不同意见,“大家也知道,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魏于全为了顺利评上院士,去找司履生,拉拉关系,沟通沟通,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评价魏于全成果时,这位负责人还说,在华西医院,肿瘤生物治疗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刚开始时只有十几张床位,现在是140张床位。老百姓非常欢迎。所以,应该到病房里了解一下这些年来肿瘤的治愈率、好转率,看看魏院士的方法是不是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是不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对于这位负责人的说法,魏于全却郑重否认:“那个是两回事。不能扯在一起。基础研究是一回事,临床是另外一回事。”记者提到上午找他时,学校有人说他经常在门诊,魏表示:“差不多半年没有去了,他们不了解。”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亚辉、武卫政、杨 健、王乐文】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