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楼村的巨变
16年前,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在德国一家基金会的帮助下,开始进行“巴伐利亚试验”,也称“城乡等值化试验”。16年的试验给南张楼村带来了巨变。不管试验的结果是否有违德国人的初衷,但它肯定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案例。
南张楼村地处青州市北部,距青州城区约40公里,全村有1000余农户、4200多村民,原有地300余公顷。它的特点是明显的,一不靠城、二不靠海、三不靠大企业、四不靠交通要道、五无矿产资源、六人多地少,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村落。项目开展前,该村无硬化道路,主要为草顶住房,人均年收入1000余元。这正是德国赛德尔基金会选择的条件。这项试验的目的就是要证明: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中国农民是否一定要涌入城市,留在土地上是否也同样可以实现幸福生活?
最初,地方官员和村民普遍认为是“投资扶贫”。但从项目进展的10余年计算,基金会的直接出资额不足500万元,它更多的是通过改变村庄规划方法、乡村治理制度和村民观念来达到目的。
今天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有个南张楼村,南张楼村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其按照功能定位划分明晰的村容村貌上。该实验的项目经理袁祥生说:“南张楼村的村貌很清晰,共四个功能区:村南边是已有50多家企业的工业区,村东是大田区,村北是文化教育区,村子中心地带则是生活区。”
在南张楼村,全部柏油化的街巷把这个大村分割得井井有条;村民住房多为简朴、舒适的平房,间或也有七八座新建的粉红色三层小楼;每户的大门上都有统一的门牌编号,路两边都有路灯,并设置了垃圾箱。
袁祥生介绍说,现在村里大部分农民所住的房子,结构和功能基本都与城里的一样,如卧室与客厅分设、室内卫生间以及有沐浴设施等。
在村子的北头是一座清新典雅的红色三层教学楼,这是村小学。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接受被德国人称为“双元制”教育的素质教育。“当其他地方的一些农村小学还在为筹集建造校舍资金发愁,或者是因为告别危旧教学楼而欣喜时,我们这里的农村孩子已经开始接受真正的素质教育了。”学校的一位教师颇为自豪地对《中国经济》说。
南张楼村的文化功能区,这里有南张楼博物馆和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前绿草如茵的广场、造型别致的雕塑,还有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让这里看上去与城市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什么差距。
村南边是占地150多亩的民营经济园区,织布厂、石油机械厂、面粉加工厂等50多家村办企业都集中在这里。这里的工厂每年放两次假:秋假和麦假,各二十天,除此之外没有公休日。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7时30分到11时30分,下午12时30分到4时,余下的时间,留给农民工们去照看自家的田地。
“白天进厂,下班种田,农闲进厂,农忙进田”,已经成了南张楼人主要的生活节奏,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劳动力在村上的工厂里上班。村民们的收入不断增长,从1989年的人均1950元跃至去年的6000元。
村里的年轻人说,“想不出还有什么是城市里独有的了”,所以一些年轻人在城里上学后更愿意选择回到了村里,“因为喜欢幼时一起长大的同村伙伴,就爱和他们一起玩,城里没啥朋友”。
在实验的过程中,德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碰撞时时刻刻存在着。山东师范大学的张林泉教授说:“德方想要实现的,是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的多层次的目标。这在中国的行政体系和现实情况下,难度太大了。”而这些恰好就是中国目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德国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中国农村对工业区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大田区、教育区和公共设施区?德国人心目中的农村生活,是宁静温和、安守乡土、自给自足的“田园牧歌”式的新型农村,所以他们的钱只是投给教育、土地整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他们从没向村里的100多个小工厂里投过一分钱。大部分小工厂都是出国打工挣钱的村民返村后投资建立的,几乎没有农民会选择把钱投在庄稼地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