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农村
嘉宾:
黄山市委书记 王启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农村专家农村部部长 韩俊
江西省赣州市委副书记 赖联明
主持人:
好,观众朋友欢迎继续收看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6。
今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开幕会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天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关于新农村建设。那么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新农村建设这部分的时候有一句话被媒体广泛引用,我们可以一起给大家来介绍一下。温家宝总理谈到说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另外他也谈到了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会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了422亿元等等。因此媒体评论说这就像一股春风刮向了农村,农村的“三农”问题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转机。
今天可以说在会上大家关注的是这个话题,那么会后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也是这个话题,我们今天的《今日关注》关注的也是这个话题。演播室请到了三位嘉宾来参与我们的节目,我来介绍一下。一位是黄山市委书记王启敏先生,全国人大代表,欢迎您到演播室来。还有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农村专家农村部的部长韩俊先生,您好。还有一位是江西省赣州市委副书记赖联明先生。您好。今天可以说是专家和我们的人大代表一起来谈新农村建设的话题。我想,你们三位肯定也猜到了,今天我第一个问题问你们,肯定是关于今天上午政府工作报告,你们印象中哪些话、哪些点给你们留下了印象,黄书记?
王启敏 人大代表 黄山市市委书记:
总理的报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新农村建设这个问题。第一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农业税全免,结束了2600年来皇粮国税,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主持人:
全免农业税,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韩部长。
韩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
总理讲要把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重点要转向农村,这句话,这个政策是对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要求,这个政策的含金量是极高的。
主持人:
这是您最深的印象了,赖书记。
赖联明 人大代表 江西省赣州市市委副书记:
但是他在报告当中也谈到了当前农业的基础设施,这个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还有很大的难度。
主持人:
对。确实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也谈到了,说农业基薄弱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变,保持粮食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增加了。我们也知道胡锦涛总书记实际上他也非常关心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我们这儿有一个故事关于朱德和张思德的故乡四川省仪陇县,是26万人的饮水问题,我们这儿有这样一个故事先来看一下,然后回来接着聊。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解说:
2005年12月15号,记者在四川省仪陇县九万村看到村民喝上了清洁干净的自来水,据仪陇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这项涉及了19593处的人饮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完成,结束了全县汉山区26万农民缺水喝的历史。2004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对仪陇县26万群众饮水难做出了重要批示,并于8月亲临仪陇视察,要求切实帮助老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当地政府立足群众参与这条主线,按照饮水困难对象、国家补助对象、规划设计方案、民主管理程序、工程管理决策和干部责任六公开的办法,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推进人饮工程建设。通过建设集中供水站,机井、大口井、水窖、水柜和洪层储水等多种方法,彻底解决了26万农民的饮水困难。
仪陇县农民:
现在水多好哦,打开水龙头水就来了,(吃水)又干净又方便。
解说:
人饮工程建好后,仪陇县还积极引导人民成立了用水协会,实现了民主管水、规范用水,建立了一整套村民用水的畅销机制,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
举国力 建家园
主持人:
可以说总书记非常关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今天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非常明确地体现出来了,而且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除了我们刚才首席记者谈到的一些她整理的掌声的情况以外,我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谈到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这句话的时候,我记得在一句话里边实际有两次掌声,可见大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那么,韩部长到底现在广大的农村在基础设施这一块缺口有多少?
韩俊:
缺口到底有多大是很难说清楚的。过去实际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放在城市,农村就是村事村办,乡事乡办。
主持人:
自己解决。
韩俊:
主要靠集资,我们过去大的盘子,产值财政3万多亿收入,用于“三农”支出是接近3千个亿,其中用于这些直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投资不到300个亿,所以说欠帐非常多,缺口确实非常大。
主持人:
今天两位书记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也介绍一下你们的情况,你们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怎么样?农村基础设施这一块?王书记。
王启敏:
我听了总理的报告感觉到政府,就是国务院对农村的投入确实力度加大了,但是我也考虑到农村实际上现在需要办的事情很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要办的事情很多。关于国家财政本身实际上是不够的,应该由各级财政都应该来承担这个责任。我们市今年在财政预算当中就比过去增加了21%支农资金。同时我们也整合各项支农资金,用到我们的重点建设方面去,我认为这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
就是说我们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针对我们黄山市具体的农村基础设施情况而定的。
王启敏:
对,对。
主持人:
到底现在黄山这一块缺口大吗?
王启敏:
我们农村建设现在缺口也是比较大的,因为山区道路建设这就需要很多资金。另外农村的卫生、农村的教育,这些建设现在过去缺口都比较大,现在还需大投入来解决这个情况。
主持人:
赣州的情况怎么样?赖书记。
赖联明:
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赣州市快速搞新农村建设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
主持人:
有很多试点是吧。
赖联明:
有4025个示范点,主要以山区为切入点,因为新农村建设不像过去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事论事,它涉及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
主持人:
全盘考虑。
赖联明:
要很大的投入。很大的投入,从赣州的实际情况主要有这么几块,一个是整合各种“三农”资金,把涉及到农村的扶贫资金,包括农业、交通、水利、能源资金整合起来。第二,凡是农民能够直接受益的,农民自己投一部分。第三,发动社会各界捐助一部分。第四,我们财政投一部分,赣州今年要拿出总财政的八分之一投到新农村建设上,同时我们市委市政府组织了40多个单位下到基层第一线挂钩帮扶,那么这些单位要支持一部分。从2005年一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投入了5.6个亿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当然这个资金缺口还是很大的,还远远不够。
建设新家园 钱从哪里来?
主持人:
刚才您谈到的这6个方面,也说明市委市政府也确实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韩部长刚才听了两位书记的介绍,我觉得好像从地方这个角度来看是非常积极的,关于新农村建设这一块,地方已经出台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来加大投入,来落实资金等等。关于中央的财政支持这一块,我们注意到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的,说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相比增加了422亿元。对这样一个数据,您觉得增加的力度怎么样?
韩俊:
应该说去年已经增长了300多亿了,今年在去年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了很多。但是这422亿对于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主持人:
地方很积极,你看刚才王书记和赖书记都很积极。
韩俊:
还是应该有更多的办法,不但是新增长的财政收入要重点予以农村,向农村倾斜,适量的财政盘子也要调整,更重要的要开辟新的投资来源,总理讲的比如说土地出让收益今后要主要用于农村,这是总理前不久讲的话,这个政策的含金量也是极高的。
主持人:
王书记和赖书记都谈到了他们有很多具体的措施要落实,把这些资金落实到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去。刚才韩部长也讲到了,从资金的缺口来看还是非常大的,地方又要发挥积极性,中央财政也在支持,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具体的有没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怎么样去解决这些困难,克服这些困难?王书记。
王启敏:
在落实当中,我们说肯定要存在一些困难问题。
主持人:
这儿投多了,那儿可能给的少了。
王启敏:
资金盘子就那么大。
主持人:
但是要多予少取。
王启敏:
现在支持农村新农村建设,我想大家的思想是比较统一的,所以在做工作的时候是比较好做的。所以,城市怎么样来带动农村,工业怎么样来反哺农业,这个道理现在是普遍性反应比较好的,大家思想是比较通的,我认为这个工作也是比较好做的。
主持人:
就是说从观念上来讲,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的,对工作的推进还是有好处的。
王启敏:
对,有好处的。
主持人:
赖书记您觉得呢?
赖联明:
我觉得投入新农村建设的钱是有限的,怎么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口上,最重要的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比如修条路,先修路还是先搞水利,农村说了算。我们赣州的做法是由农民自主申报,滚动管理。
主持人:
自主申报,我这儿是不是要发展新农村,要自主申报。
赖联明:
要大多数群众同意,群众有积极性的事,这事就好办了。
主持人:
自主申报,滚动管理。
赖联明:
同时筹措、收集的钱不容易,要以奖代补。
主持人:
以奖代补,通过奖金替给他的补贴、补助。
赖联明:
另外以社会形式进行补助,这样就把有限的钱用到了刀口上。
主持人:
好,刚才几位嘉宾给我们介绍了关于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问题。
观众朋友这里是《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6》,今天我们关注的话题是中国新农村建设,路该怎么走,稍后继续收看。
主持人:
好,刚才我们一起聊了关于很多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我们前面的首席记者也介绍了,今天会议上代表们的掌声非常地热烈,可见大家对新农村建设,就是说代表和委员们他们也非常地关注。所以,我们的记者特别也采访了一些大会的代表和委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人民声音
记者:
我注意到您这次提出了一个在全国建立农民工外出务工信息网,我想了解的是这个信息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
胡成中 政协委员:
大概我估计30%左右的农民在当地是找不到工作,有了这个信息网以后,这个信息沟通起来比较快,他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哪里需要哪些工种的技工。那么政府也有针对性的培养这些比如说钳工、电焊工,因为技工现在还是比较缺的。
朱立军 人大代表:
温总理的报告当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陈鹏飞 人大代表:
我认为首先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吃的上干净的水,能够看得起病,能够上得起学,特别是今年提出来要解决农村所有学杂费的问题。
万利云 人大代表:
农民是天天盼望着修路,修柏油路,在我开会之前农民都到我家来进行发言。万代表你到北京去了以后一定要把我们的心声反映到大会堂去,希望中央加大对我们农村道路资金的投入,同时也要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对农村的道路进行管理和维护。
吴明楼 人大代表:
我建议能不能把人类居住的地方和牲畜饲养的地方截然分开来,目前用的是人畜都用于同一个水源,如果把居住的地带和牲畜饲养的地方放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能把人、畜饮用水这一块问题就彻底解决掉。
建设新农村,各有各的招
主持人:
实际上这些代表和委员他们谈的这个问题都非常具体,具体的问题也涉及到了今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这样一条,就是温家宝总理说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韩部长,到底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韩俊:
这个实际一层含义是从当地财力出发;另一层含义是从农民的承受能力出发,实际上就是要量力而行,不能够盲目攀比。比如说在浙江,他们搞新农村建设,一个村大约需要400万,但是到江西可能他们的规划。
主持人:
您说什么需要400万?
韩俊:
一个村庄整治,一个村庄的建设。在江西一个村大约规划是20几万块钱,财力差距这么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差距也很大。
主持人:
这就要因地制宜。
韩俊:
不能盲目地攀比,一定要量力而行。
主持人:
这是您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叫量力而行。今天我们再来问问王书记和赖书记,结合你们的具体情况谈一谈,你们怎么解决因地制宜的问题?
王启敏:
刚才韩部长已经说了,我认为讲的非常到位。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够一哄而上,过去那些教训,我们应该要吸取。所以现在对新农村建设提了很多很多,如果你那个地方承受能力的不到,硬要干,老百姓是不满意的。比如说我们黄山是旅游地区,那么在黄山旅游地区来建设这个新农村怎么办?我们就是以旅游带动。
主持人:
这也是黄山一个最大的特色。
王启敏:
是我们黄山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
对呀,很多旅游地区实际上就在农村地区。
王启敏:
对对,我们黄山一万平方公里,整个来讲农村人口占70%,所以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市委市政府研究,提出了一个“抓百村促千村”的工程。为什么要抓百村呢?这一百个村调整的是比较好的,所以第一个层次来建设它,这样带动、示范同时也促进一千个村的建设问题。
主持人:
这可以说是黄山的一个特色,把发展旅游业和农村的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块儿。我这儿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世界濒危野生动物朱鹮的唯一栖息地在陕西的洋县,现在朱鹮自然保护区还有粮食收购企业,还有农民签了一个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以后农民在种水稻的时候不能再施化肥,也不能再用剧毒的杀虫剂了,这样保护朱鹮和农民的利益之间产生了矛盾,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新闻故事。
朱鹮安逸我致富
解说:
在洋县,朱鹮就生活在村落里,以水稻田中的泥鳅和昆虫为食物,使用化肥和农药将对它的生存有巨大的威胁。由于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这种稻米的产量每亩要下降一百公斤,保护区依照协议无偿向农民提供优质稻种,环保肥料、杀虫灯,农民还从国家林业局下拨的经费中获得补贴,在当地,这种朱鹮大米的市场销路非常好。
李彦民 陕西省洋县刘庄村:
绿色稻米的回收价格每斤高2毛钱,价格上去了,另外保护站每亩给补贴320元钱。算一个通盘帐,把这些统统算在里边,农民每亩增收100元左右。
解说:
为了调动村民保护朱鹮的积极性,国家林业局还出资协助农民改善基础设施,草坝村的这条朱鹮路就解决了村民的果品外运问题。
史小平 陕西省洋县县长:
朱鹮能在洋县繁衍生息,不断壮大,关键在于我们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很好的结合起来。
解说:
据了解朱鹮保护区还大量聘用农民监管朱鹮巢穴,积极开展朱鹮旅游。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间,朱鹮巢区群众平均每人增收500元,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主持人:
的确,各地发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和当地的特色结合在一块儿,但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应该还是放在第一位的。赖书记,在赣州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您觉得怎么样结合自己的地方特色来因地制宜的发展新农村?
赖联明:
我感觉新同村因地制宜这个问题首先一定要尊重农民的理念,农民愿搞什么,先搞什么,后搞什么,让农民说了算。比如我是先修路还是先搞水利还是先盖厕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性格。
主持人:
假如我这个村想先修路,从政府这个角度就应该帮助他们先修路,尊重他们的意愿。
赖联明:
对,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赣州有一个大渔县的水南村有508户,2030个人,大多数认为应该搞一条抽水沟,管到700多米,同时修800米的公路、水泥路,这个对农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再比如我们赣州的新农村建设在村庄整治这件事当中,它因地制宜,它不是每个村庄都全部推倒,空心村改造、村庄整体改造、村庄部分改造,有社区新村型,还有一个自然风光型,这就根据各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主持人:
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赖联明:
对,同时节省投资,农民的积极性也高。
主持人: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和从实际出发这个话题可以说是非常永恒的一个话题了。韩部长,您能不能给我们总结一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韩俊:
新农村建设,我觉得农民是主体,一定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主要是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生产发展了,还是要为农民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要真正让农民能够投身到新农村建设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
主持人:
王书记、赖书记,对你们自己城市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望?
王启敏:
我们的城市建设现在向国际化这个标准在推进,因为黄山是一个国际旅游胜地,所以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推进,同时以城市建设带动农村建设。
主持人:
赖书记。
赖联明:
我们想把赣州打造成一个红色旅游型。
主持人:
好,今天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我们先谈到这儿,非常感谢三位到演播室参与我们的节目。谢谢你们。观众朋友,明天的《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中国焦点2006》我们会关注开局“十一五”,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十一五”规划的一些情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