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四日电:题:香港委员施子清:中国儿童应念“三字经”
中新社记者 周建琳
二00五年岁末,在苏州出现了一所名为“菊斋”的私塾,长衫飘飘的先生、焚香受拜的孔子像,教室门口的书架上摆满了《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古文读本,几个孩子正在背着“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一时间,孩子该不该念“三字经”成了家长、学者争论的热点,并由此在社会上引发德育之争。
针对这一现象,本社记者采访了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施子清先生。早年曾从事教育工作的他表示,作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应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孔子、孟子和历代优秀思想家的著作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等等,都是值得提倡的。“三字经”中国的孩子还是应该念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也许他们不会懂这是什么意思,但长大后孩子就能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施子清说,自己家里的两个孙子一个八岁、一个十一岁,都能背白居易的《琵琶行》,他们对古典文学特别钟爱。
来自香港的施子清对书法有特别的爱好,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所住的北京贵宾楼饭店服务员把施先生去年留在饭店的笔墨拿了进来,施子清笑着说,“我除了做生意、社交外,就是喜欢钻研诗词和书法。”当记者问到他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时,施先生点点头,“目前,我还到香港中文大学去学《易经》。《易经》名家做了很多学问,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就学过了,当时觉得里面讲的都有一定道理,所以现在就继续学下去。”
二00四年,施子清先生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创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新路这一意见,一时间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事隔两年后,施子清认为,中央政府仍应关注“文化产业”。
施子清解释说,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可惜的是,在中国内地,人们玩韩国的游戏,看日本的动画,赏好莱坞的大片……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陷入”他国文化创意的“包围圈”。施先生还对内地当前的文化产业状况表示了担忧,“外国的‘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国人从小对外国文化耳濡目染,受外国文化影响,长期下去,外国文化将直接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
当记者告诉施子清,目前,长三角的动漫原创能力已经“小荷露角”。施子清听了颇为高兴,他表示在今年的“两会”上自己会在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产业合作方面提些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