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振兴昆曲艺术,我也是一上任这四年来,就紧追着白先勇,他一到香港讲学,我就追到香港,希望他来带领昆曲再创新。”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说。
就像他当着廖玉蕙的面大肆批判时说的,他目前痛心于台湾不当的“去中国化”政策,由于这股对中国的认同和爱,让白先勇对传统艺术的美学传承,也是充满紧迫感。而此紧迫感,让他“原本一辈子不缺钱,现在却为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公演和传承而像传教士般的到处募款!”12月9日在台北晶华饭店的“远见论坛人物”的演讲中,他不禁感慨系之。
古稀之年讴歌青春之美
2004年“远见论坛人物”的余秋雨午餐演讲中,一次因缘具足,代表台湾企业全球化历程最成功的趋势科技公司文化长陈怡蓁,刚好与白先勇同桌紧邻共餐。这是一次石破天惊的“跨界交会”,女企业家认同白老师的伟大怀抱,进一步决心重拾当年念台大中文系时的伟大文化梦,促成当前街谈巷议的“牡丹亭现象”。
于是,突然之间,白先勇居然有点像当年欧洲最红的画家毕加索那样,于高龄再度走红,成为当代海峡两岸30岁世代最迷的大学偶像之一。
2005年在大陆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八大名校的“昆曲旋风”,大陆菁英人人对青春版《牡丹亭》耳熟能详。
“总共演了五十三场﹐共有七万人次观赏。然后,今年又在大陆八大名校演出,说起来百年梨园,我们今天终于有了青春的故事、也有了青春的演员,唯独青春的观众日渐稀少。所以我一定要在大学推广昆曲,到今天,青春、昆曲、《牡丹亭》三者总算做了完美的结合!”在台北,白先勇欣慰地说。
另一方面,被白先勇称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昆曲观众”的台湾,产、官、学各界,人人同时在谈美学经济。而四十年前就以《台北人》名列台湾文学经典的白先勇,更意外成为这波“美学经济浪潮”中一个不断被谈论的主角之一。
两岸公演一票难求
白先勇在海峡两岸的年轻人中,到底有多红?下面的数字和现象可以说明。首先,白先勇被“搜狐网站”评为2004年“年度十大文化人物”;以Google查询“青春版《牡丹亭》”,显示有两万六千八百多个符合的网页;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裴亮更写出青春版《牡丹亭》在不同都会演出时的风靡──“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九千张门票抢购一空,香港沙田大会堂,媒体和观众热烈追捧。亮相杭州中国第七届艺术节,独占鳌头。献艺北京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一票难求。苏州大学存菊堂大陆首演,学子欣喜若狂。北大、北师大、南开、南京巡演时万人空巷。”
如果白先勇是流行歌手张惠妹也就罢了,问题他是一个名列文学经典的“小说大师”,这种风靡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一种深度哲学思惟衍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可以是‘中国式的文艺复兴’首部曲”的观点,因此被深度诠释出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