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应急组织
根据《条例》的规定,我国的核应急实行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即国家核应急组织、核电厂所在省(区、市)(以下简称省)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组织。
3.1 国家核应急组织
3.l.1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的成员单位包括18个部门,国防科工委为牵头单位。
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的核应急管理工作。
3.l.2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核应急办)是全国核应急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设在国防科工委。
3.1.3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联络员组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联络员组由各成员单位指派的人员组成。各单位指派的联络员应有替代人员,以确保联络员组的有效活动。
3.1.4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由国内核工程、电力工程、核安全、辐射防护、环境保护、放射医学、气象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3.2 省核应急组织
核电厂所在省核应急组织包括省核应急委员会和省核应急办公室,以及专家咨询组和若干应急专业组。省核应急委员会由省人民政府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军队等单位的领导组成。省核应急办公室设在省人民政府指定的一个部门,由若干专职人员组成。
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核应急工作。
3.3 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核应急组织
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核应急组织包括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应急指挥部和下设的应急办公室(或处、科)及若干应急专业组。
4 应急准备
4. 1 国家核应急组织的应急准备
4.1.1 建设与维护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
满足进行应急决策、指挥和作为国家核应急信息管理中心及对外核应急联络点的需要:
(1)接受、显示和传递核电厂运行及事故信息;
(2)接受、传递省核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
(3)为核应急信息传输和进行国际通报提供条件;
(4)提供工作环境,保障应急指挥迅速、有效地实施。
4.1.2 通信保障
(1)建设国家核应急通信系统,并建立相应的通信能力保障制度,以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的需要。
(2)应急响应时在事故现场的通信需要,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负责保障。
(3)核电厂之外的其他核设施发生核事故以及其他辐射紧急情况时,尽可能利用国家和当地已建成的通信手段进行联络。
(4)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动用国家救灾通信保障系统。
4.1.3 建立和保持必要的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
根据积极兼容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和保持必要的应急技术支持中心或后援单位,如应急决策支持、辐射监测、医疗救治、气象服务、核电厂运行评估等技术支持中心或后援单位,以形成国家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保障国家的核应急响应能力。
4.1.4 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准备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有关成员单位根据分工,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省核应急组织或核电厂营运单位提出紧急支援请求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援。其中包括:辐射监测支援、医学应急支援、应急交通支援、气象支援、工程抢险支援和应急物资器材准备。
4.1.5 应急培训与演习
(1)培训
应对所有参与核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再培训。
(2)演习
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4.1.6 公众信息交流
公众信息交流的对象应包括一般公众和新闻界。在平时,进行交流的内容主要是核能以及核安全、辐射防护与核应急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4. 2 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
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及各自经批准的应急预案进行。两者的应急准备应为各自所需的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保证,并应保证两者应急响应的相互衔接和协调。
4. 3 应急准备资金的安排、使用与管理
国家、省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应充分利用现有组织机构、人员、设施和设备,努力提高核应急准备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使核应急准备工作与有关发展规划相结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