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认为,造成矿难多发的局面是多年发展中的沉疴,目前已到了爆发期。围绕煤炭也已形成不少利益共同体,给安全生产监督造成了阻碍。
针对这一问题,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发布,严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企负责人在9月22日之前撤出在煤矿的投资。截至10月20日,全国共报告登记在煤矿投资入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457人,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002人。登记入股金额6.53亿元,已经撤资4.73亿元。数十人因假撤资而被停职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此次行动得到了中纪委等机构的全力支持,但一位他的下属称,他当时还是很为李毅中担忧,因为这触犯了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以60岁之躯冲锋陷阵,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悲情与悲壮”。另一接近李毅中的安监局人士语气严峻地说:“我们的工作没有退路。”
另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安全监察体制历来纵横交错、条块分割。在煤炭行业,实行的是垂直监管,非煤炭行业的安全监管则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以煤炭行业为例,如果中国的煤矿安检要像美国那样一年进矿山检查4次,安检人员的配置起码要增加30倍。
而这种弱势局面造成了安监部门“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的情况,经常是“停产整顿指令下了,封条也贴了,但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手段和后续措施”。李毅中曾感叹“我们安全监管单位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把冲锋号”。正因为这样,这个壮志不已又疲于奔命的安监总局局长,会滋味复杂地告诉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半夜来电话一般没什么好事情。”
给李毅中多些时间
“电话恐惧症”说明了安监总局的官员们承受的超常压力。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舆论,每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安监总局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关注焦点。
据说,尤其是吉化爆炸后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辞职,更让李毅中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白岩松认为:“老百姓应该给李毅中一些时间。毕竟安监总局正在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李毅中上任的时间也才只有10个月。”与白岩松几乎持有同样观点的《中国安全生产报》副总编王正民进一步分析:“安全生产问题是长年积累下来的,并且是在这几年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严峻,我们需要给李毅中理解,需要给李毅中时间。他现在正在做的是一些改变中国安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显示出效果。”
12月,在宣布关闭4000个煤矿的同时,李毅中又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事实上,在李毅中履新的这10个月中,他除了四处奔走做“救火队长”,怒斥不良矿主和官员,他确实还在设计着一些更为长远的“治本”的规划。
他上任后推开的大事之一,就是要把每个矿工的死亡赔偿金提高到20万以上,这一措施已经逐渐开始在一些矿难中实施。他期望通过这种处罚,可以使矿主们宁可拿出钱去预防安全隐患。
一个更大举动是试图以三年时间还掉中国几十年来的安全欠账。李毅中还曾向媒体介绍,中国正计划对煤矿实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矿主采煤要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安全风险的抵押。
李毅中还意识到,以市场手段来调控煤矿治理是一种治本之策。目前,办煤矿的市场准入很低的,几乎是无偿占有。“因为他无偿得到了这个资源,他就私挖乱采……所以造成了不管矿工安全与资源极大的浪费。”而国际上都是按照煤矿储量收取巨额费用的,这样矿主就会精心用好这一储量。目前山西已在试行新的办法。
李还建议修改刑法、安全生产法、煤炭法中有关事故罚款的条款,以加大对发生事故的煤炭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惩罚力度;他同时建议国家应当重视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
据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张维凡回忆,李毅中早在1980年代末任职中石化时,就身体力行地提倡让专家去搞安全检查的“专家治理”路线。
在这些努力中,目前已见效果的是关停非法矿井,今年以来实施停产整顿的矿井达到12990个。但国务院参事闪淳昌仍认为不容乐观,他认为更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要设法协调大小煤矿的税收与中央、地方财政之间的合理关系,才可能有效地改善小煤矿的安全生产。还有专家指出,李毅中不能赤手空拳,而应该掌握相应资源,才能对利益集团具有威慑力,也才能胜任消防和督战之责。
同时,只有制度的万里长城才是国民生命权最可靠的保障。这就需要第一健全法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给任何贪赃枉法者以可乘之机。第二尽可能地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公共义务,使企业成为安全生产的实施主体,让矿主在安全问题上不敢稍有懈怠。第三强化企业职工的监督权,使每个矿工都成为一支军队,以“人民战争”来全面围堵矿难。只有这样做,我们才可能防患于未然,才能长治久安。
在今年9月一次主管安全的地市级别干部培训会上,他对在场官员说:“人死了,不是几十、几百的统计数字。数字是冰冷的,可是这些人也是有家庭、有父母的,我们做工作多想想这些家庭吧。”
在这次会议上,李毅中说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靠基层,不能单靠他这个局长,然后他向这些地方官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10个月后,李毅中面对似乎是越来越密集的矿难时,一位国家安监总局的官员向记者表示了他对李毅中的信心,他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来源:《南方周末》;傅剑锋 许峰 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