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马尼拉十一月三十日电 题:汶菲行足:菲律宾侨中精心传承华族文化
中新社记者 余显伦 关向东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一所创办了八十二年的菲律宾“侨中”,她是菲华社会不少名流贤达的成长摇篮,也是校友们精心呵护的华族文化传播基地。
在菲律宾八千多万人口中,华族约有两百万;为了传承华族文化,全菲由各类侨社兴办的华校有一百七十多所,仅首都大马尼拉就有七十多间,其中位于巴石河北岸的华人区里,集中了华校十五所之多。
在华人区阿描仙道示街,记者走进菲律宾侨中学院总校。但见五层高的教学楼,所有课室呈环状排列,顶层则是一个现代化标准体育馆,比赛时可以容纳三千观众。一群幼儿园孩子,正跟随中国广东佛山来菲援教的几位年轻教师,唱着华语儿歌做操。
学校的另一个集会礼堂,也可容纳六百多人;最大的一间现代化的视听教室,可以供一百八十名学生上课;教学楼底层则设有学生食堂和乒乓球活动区。
尽管学校没有露天操场,但是整个教学楼布置非常注重族群的融合,华语、英语、 菲语的提示及学生作品随处可见。
记者注意到每一间教室外,都张贴着一张汉语书法作品,一问原来是侨中校歌,歌词内容讲述了菲华先辈,飘泊南下,艰难创业的历程,鼓励华族后裔作“菲中友谊向导”。
恰逢学校进行兴趣教育时段,只见学生们走出教室,前往二十多个兴趣班活动,包括书法、民乐、舞蹈、美术、体育等。
记者走进书法兴趣班,只见当班的老师书写好一张张字帖,年龄大小不一的十多个学生,握着中国毛笔舔墨运笔。尽管有些小姑娘写得歪歪斜斜仿佛是在游戏,但是想到此情此景出现在远离中华大地的菲律宾,已足以让人感动。
成立于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的菲律宾侨中学院,原名为菲律宾华侨中学,是全菲第一所华文中学;初创时期,借用它校两间教室开课,学生只有四十七位。
八十多年来,“侨中”经过一九四二年日占时期停课、一九四九年邻火殃及焚毁等一系列坎坷,在菲华社会的支持下,顽强生存,不断新生。
上世纪八0年代后,“侨中”老树新枝,重建总校,扩建分校,由一所纯粹中学发展为含有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的完全学校。以“为菲中文明作向导”为己任,发展菲语、英语 、华语三语教学,被菲律宾大专院校联盟鉴定为二级五年优等学校,其毕业生几乎百分之百升读大学,在全菲华校中绝无仅有。
据“侨中”行政主任蔡艺术女士介绍,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客观原因,全菲所有华校从华语教学,转为以菲语、英语、华语三语教学,其中“华语”被改为外国语语言教学。这一变更,令全菲华文教育下滑,菲华社会年轻一代出现了华语隔膜。
华族后代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令老华人非常焦灼。于是,一九九0年时任“侨中”董事长庄长泰先生,独自聘请专人编篡了一套适合菲律宾中小学专用之华语课本。
记者有幸在设在侨中学院的“菲律宾华教中心”,拜读了这套从幼儿园直到中学的汉语教学课本,为其力图将华族传统文化、历史、地理,通过语言教学传承给菲华后裔的良苦用心所打动。
据悉,设在“侨中”的“菲律宾华教中心”,是全菲律宾唯一的华语教研机构,也是全菲承办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唯一考点,“侨中”毕业生的HSK过关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九。
“菲律宾华教中心”副主席黄端铭表示,随着中国崛起,中菲交往不断加强,相信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会出现新的气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