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白领这个原本婚恋市场“绩优股”群体,目前大都遭遇结婚难。由此,出现了父母代找对象以及白领交友俱乐部等种种新形式———
“先相父母,后相子女。我是先相看父母,父母稳重大方的,儿女也错不了;父母举止轻佻的,儿女也悬。”。在北京中山公园后河沿———家长替子女相亲的地点,这位一口京腔的大妈对笔者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家都是老实人,儿子也优秀本分,不喜欢那些穿衣服露肚脐眼的。”
“杭州的‘万松书院’,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的地方,规模比这大,多时有上千人呢。”从杭州来京看女儿的于先生说。他听说了北京也有了这种场所,于是赶过来看看能否帮岁数不小了的女儿找对象。
家长代儿女相亲
在北京,从龙潭公园“飞龙阁”到紫竹院“澄碧山房”再到中山公园后河沿、玉渊潭和颐和园,自去年10月开始,出现了家长代儿女相亲的现象,目前中山公园等地已然形成规模,少则一两百人,多则近千人,这一现象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注意。
与此同时,近期类似活动在中国各大城市也纷纷涌现:除上面提到的杭州万松书院外,上海妇女联合会巾帼园里出现了“家长聊天会”,深圳也有“未来亲家联谊会”。
子女工作忙无暇相亲、社交圈子狭窄造成了都市青年男女的结婚难,而结婚难促成了家长们相亲,他们交换儿女的个人资料、照片、电话,感觉子女彼此合适的就让孩子们再自己接触。
对于这种现象,婚恋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婚姻家庭室主任王震宇认为:“整个社会已经多元化,父母帮子女找对象也算是一个补充。但也应该看到,年轻人的观念已经变化,两代人观念已然不同,父母的喜好和儿女的喜好不见得统一。年轻人观念开放,有的干脆愿意做单身贵族。”
家长替子女相亲,等于要过父母和子女两道坎儿,而且女孩多男孩少。据了解,这种方式总体说来成功率不高。在中山公园,一位大妈道出原委:“从去年一开始我就来了,每次来能拿到三四个姑娘的电话。现在来这儿的,95%我都认得,增加的新面孔不多。就因为孩子们见过,没成,所以大家老得来。”
影响都市青年婚恋因素
“你说,现在妇联、共青团、工会怎么也不管管,以前还能为单位的男女青年组织一些活动,现在怎么没人管这事了呢?”
对于这种家长们普遍持有的看法,王震宇表示,“生活变成个人的问题,单位的职能在削弱,现在各个单位都管公不管私,私生活个人化,工作和生活分得比较开,有的外企甚至不允许员工通婚。”此外,“中国社会由流动性不大的熟人社会,已经过渡到了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整个社会流动性很大,很多人都脱离了成长的环境,到异地学习工作,亲友和自身的既有人际网络都失效了。交际圈流动性比较大,表面看交友机会很多。但实际上,工作压力加大、工时延长,谈恋爱的空间并没有大幅拓展。于是不得已在婚介、亲友同事介绍之外,苦求良策。”
白领交友俱乐部兴起
与此同时,白领们自己也在寻找突围之路,交友网络就是其中一项选择。
北京的裘小姐是通过某网站的新老网友见面会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她说:“这种形式(指白领交友俱乐部)同普通网络交友最大的区别,就是会员资料经过网站的核实,是真实的,比免费注册的网站更有约束力。都是所谓的‘白领’,28岁以上的较多,大家收入、素质都比较相近。而且它不只是找到婚恋对象,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活动的圈子,让你业余生活比较丰富。”2003年加入该网友会的裘小姐是一家IT企业的管理人员。
同在上述网友俱乐部的王先生今年37岁,网名叫“玩累了”,有房有车,是公司董事。王先生说,父母在他30岁左右时对他的婚事非常着急,30多岁以后,反倒不着急了。现在自己对待婚恋的态度是随缘,身边有一大批经常交往的朋友,都是30多岁40来岁的,男女都有,基本上都是单身。
王先生同现在的律师女友也是在新老网友见面会上结识的。现在王先生还没有和女友谈婚论嫁,但他已有了今明两年结婚的打算。
但是,交友俱乐部还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今年1月在京沪穗等7个大中城市,一家著名的调查公司对2252名14-60周岁的当地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7.6%的人认为俱乐部交友将取代婚介。
王震宇认可白领俱乐部这种交友形式,同时认为其中不仅蕴含姻缘,同时蕴含商机。
相亲会实录
7月30日午后,北京中山公园的御河(又名后河)上,游人寥寥。但正在后河岸边替自己子女找对象的大爷大妈们却兴致盎然。
自去年10月到如今,每逢周四和周日的下午总有数百名家长在此交流信息,“寻找”自己未来的女婿、儿媳。
“我儿子是硕士,工作也不错,不过今年36岁啦,”白发大爷显然对自己儿子的年龄颇为担忧。果然,拿着漂亮女儿照片的大妈摇了摇头,“太大了,怎么着也得35岁以下啊,可惜。”白发大爷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好像早有心理准备,乐呵呵地转身走了。
不远处一个石凳旁,几个家长已经聊了起来,不时发出阵阵的笑声。“您看您长得多帅啊,估计您儿子肯定差不了。”一位大妈把一位大爷夸得满脸笑容。大爷说:“瞧您这气质,闺女肯定文静大方,我儿子就喜欢这样的。得了,咱俩儿留个电话,让俩孩子联系联系,交流交流,呵呵。”
这时,一位大爷右手提着一个鸟笼,左手拿着一张纸牌,写着“女,29岁,大本,国家公务员……”这位大爷姓张,就住不远的胡同里。张大爷每逢周四、周日就来后河沿给女儿相对象,时间久了,就和大家成了朋友。“每次我都来这儿溜溜弯儿,能给女儿相上就相上,没收获也不要紧,就和大伙儿聊聊天儿,解解闷儿。在这儿,大家都有共同语言,挺好的。”
正说着,不远处突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乱”。原来一个30岁的帅小伙自己来到了“相亲现场”,顿时引来了不少女方家长们的围观。虽然小伙子要求挺高,还是有不少家长问长问短地聊了好半天,并留下了电话和联系方式。现场不知不觉地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相亲”活动的主要发起人,志愿者之一的谷大妈的女儿今年31岁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谷大妈整个下午都在“巡逻”,根本没时间和更多的家长聊聊子女的情况。大妈坦言,志愿者们的情况都差不多,“许多父母、孩子都需要我们这个交流平台。这不,昨天刚有个老哥跟我说,他儿子在这儿找的对象谈成了,刚结了婚,硬给我塞喜糖。”
【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方禾、吴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