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兴宁市一夜之间名扬四海。不过,它的扬名却是因为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发生矿难,而且一次比一次大。特别是大兴煤矿“8.7”特大透水事故带来的教训之深刻,损失之惨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众人眼中必然的灾难为什么真的发生了
对于“8·7”矿难的发生,人们几乎众口一词:这是必然的!
其实,大兴煤矿透水事故早已有了征兆。很多矿工反映,在6月中旬以前,井下就出现了多处小的透水,挖出来的煤都是湿的。但是,大兴矿老板却警告他们:谁造谣就罚谁的款!矿工们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继续井下作业。
大兴煤矿原为地方国有煤矿,1999年破产改制为民营企业,生产许可证规定年生产规模为3万吨。但是据有关方面查实,今年上半年该矿就已经生产了五六万吨煤,是全年设计生产规模的两倍。为了多产高产,该矿每天超标准地大量组织工人下井作业。
记者还了解到,该矿没有安全培训制度,新来的矿工一到矿上,自费买上安全帽、矿灯,在班组长的带领下第二天就下井作业了,不要说如何逃生,就是一些应急措施也不懂。
如果再往上追溯,早在2001年7月,广东省政府在一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上,要求对包括大兴煤矿在内的四望嶂矿区的6个煤矿一律关停。但是,这6家煤矿在地方政府的“争取”下被保留了下来,于2002年8月以后一直进行“试开采”。
“8·7”矿难发生之前,兴宁市已发生“7·14”矿难,当时全市所有煤矿被责令停产整顿。7月22日,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向省政府递交了《关于关闭兴宁四望嶂矿区水淹区下六处煤矿的紧急请示》,提请省政府督促梅州市政府关闭大兴煤矿等6个煤矿。但是,包括大兴煤矿在内的兴宁市的许多煤矿依然故我,继续开采,众人眼中必然的灾难就这样真的发生了。
地方利益难道能以牺牲矿工生命为代价
8月11日上午,在黄槐镇路边一栋贴着瓷片的二层小楼房里,3位当地居民正在喝茶聊天。在煤矿干了18年的温先生向记者诉起苦来:“全家6口靠我一人打工养活,现在煤矿关了,生活来源没了,也不知干什么好,只能喝茶聊天了。”
煤矿关了,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煤矿工人的生活,还波及了当地的产业。黄槐镇是兴宁市的产煤大户,周边地区已形成以煤炭为龙头的产业链,小炼铁厂、小水泥厂随处可见。在与黄槐镇相接的黄陂镇路上,排列着几十个小冶炼厂。水口炼铁厂老板曾环标对记者说:“目前存煤只够用20天,但政府要我们14日停产。如果不让采煤,这个地方就要死掉的。”
但是,这一切与井下被困矿工的生命及其家庭的不幸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记者进一步问他们:“如果继续挖下去,迟早还会死人的,总不能以矿工的生命为代价换取利益吧?”他们表示理解:“水淹区的地方太危险,不能再挖下去,但还有许多地方是没水的,是可以挖的,这我们都知道。”
记者得知,四望嶂矿区上部+262米到-180米已经被采空,采空区充满了1500多万立方米以上的积水。兴宁市政府也有了切肤之痛,有关负责人说:“全市有200多个煤矿,但去年收上来的税收仅2000多万元。现在看来,得不偿失,兴宁的煤矿太危险。”
一个证照不全的企业为何能存在数年
8月13日10时,黄槐镇车站候车室。外面正下着大雨,江西龙南县临塘乡43岁的赖树荣独自抽着烟,神情黯然。当天下午两点钟,他就要挑着两大包行李坐车回家了。在大兴煤矿附近的圆兴煤矿干了不到两个月,仅补回230元工资,他说:“以后不敢挖煤了。”
“8·7”矿难事故发生后,兴宁市政府随即宣布全市所有煤矿一律停产整顿。从9日开始,一批批矿工开始返回老家。
煤矿关停,不再是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兴宁市政府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这也是“8·7”矿难买来的惨重教训。有关人士指出,一旦工作不实、监管不力,任何文件、讲话不过是应付上级检查、逃避责任的借口。如果真想管的话,没有管不了的。
国务院事故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监察部部长李至伦说得好:“一个证照不全、管理混乱、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企业,居然可以在政府监管下存在数年,特别是在省里已经明令煤矿企业停产整顿期间,仍然肆无忌惮地组织生产,以致酿成惨祸,这中间有无腐败问题,是值得深思的,不仅我们调查人员会这样想,老百姓也会这样想。”
(来源:华南新闻 作者:刘伯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