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八月二十六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日。深圳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二十五年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社从今天起推出“二十五年话深圳”专题报道,敬请垂注。)
中新社深圳八月十一日电 题:深圳“以特别之为,立特别之位”
作者 郑小红 闻子 陈治
二十五年前,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和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成为了中国经济版图上一个具有独特地位的城市,它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也远远超过了一个同等规模的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美丽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一九八0年至二00四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八,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四十点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三十三点七。
二00四年,深圳实现生产总值三千四百二十二点八亿元,居中国大中城市第五位,人均GDP五万九千二百七十八元(折合七千一百六十二美元),居第一位;外贸进出口总额一千四百七十二点八亿美元,其中出口七百七十八点五亿美元,连续十二年居全国首位。
这些成就浸渍着一代代深圳人的勤奋和汗水。如今,深圳在率先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也比国内其他地方更早地遇到了“矛盾凸显期”。改革创新难度不断加大,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之下,深圳提出了要“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如果说早期的深圳是政策特区,深圳特区的发展主要靠的是一些优惠政策。如今的深圳喊出,“特区之特,不在于有没有新的优惠政策;特区之特,在于精神,在于深圳能否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在于深圳人能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到改革创新的事业当中。”
很显然,深圳人现在把特区的概念已经从“实体”转入“精神”了,从实行“特殊的政策”的地区转换成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和特别能创新的地区了。
新的形势下,深圳的“特别之为”表现在哪里?深圳提出的要“跳出深圳看深圳,跳出深圳发展深圳”的发展思路。不再在于沉醉于政策带来的“特”,挖掘深圳进一步发展的真正推动因素和真正制约因素,找准新时期深圳特区的定位。
深圳提出今后主要靠高附加值的产业创造GDP,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提供的产值和税收,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要走一条依靠高科技、知识产权、商业营销来创造收入和税收的道路,把“深圳制造”转变为“深圳创造”。
在深圳大力提倡增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深圳应更加强调、重视与香港的合作,利用自己高新技术创新能力,与香港得天独厚的融资上市优势,与香港形成互动、互补式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动力,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优势,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资源,向改革创新要发展的空间。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就是改革创新。有了这种精神深圳才能发挥优势,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