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承认自己对最年轻的诗歌作者了解不多,事实上当下的台湾诗歌已经不再是主流。
-散文比诗歌受欢迎
笔者:近年来,诗歌的读者比较少,你对台湾和大陆最近几十年的诗歌出版状况有什么印象?
余光中:我的印象中,大陆诗人出书都不那么容易。大陆的出版界、读者都叫我诗人,但事实上我在大陆出的书十有八九都是散文。而在台湾,虽然我写诗比写散文早,可迄今我的诗歌出了18本,散文才出了11本。据我所知,在台湾,诗人出一本书也不容易,新人或者已经不流行的旧人,一般一版2000册,要销掉一版就很不容易。不过能销掉两三版的也有十多位诗人,其中少不了的人有郑愁予。
笔者:在台湾走红的诗人,是不是都受大陆读者欢迎?十几年前红极内地的洛夫、席慕容,他们在台湾诗歌界的地位如何?现在是否还继续写作?
余光中:包括洛夫、席慕容等等,在台湾都还很有地位。有的诗歌雅俗共赏,有的“雅赏”为多,因此造成读者的成分有别。席慕容诗歌雅俗共赏,比较流行,就是专门去评论她的人不多。郑愁予也属于雅俗共赏。洛夫以“雅赏”为主,没那么受大众欢迎,但是评论家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但情况也有差异,有人一生只出过一本书,但地位很高,因为这一本实在写得很好。我出的诗歌和散文数量相当,像我这样在台湾出十多本诗集、散文的不多。
-新一代诗人少人关注
笔者:读者对台湾诗歌的最新发展了解不多,印象中新生代诗人里面出头露面的也不多。请问台湾诗歌流传的渠道主要是什么?新一代诗人中较突出的有哪些人?
余光中:新的诗人,包括有中年一代的和年轻一代的诗人。中年一代的包括白灵、罗青;年轻的就很难说,他们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但几乎没有很俗赏的,因为他们多受到“后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这一代的诗人里面,有七八个一年能入选《诗选》———这一年一度的《诗选》,是由民间出版社单独选出来的。还有一个指标:看入选教科书的多不多。以前入选教科书的多是“五四”时期的:朱自清、徐志摩,晚一点是梁实秋;现在选入初中、高中国文课本的当代台湾作家越来越多,比例已经超过上世纪30年代的作家作品。当中很多又是诗人———因为小说家尽管很有名,可是即使短篇小说也很占地方,于是通常是诗歌、散文收入课本。在台湾,看一个作家是不是有地位、有没有读者,就看几样东西:教科书有没有选;年度《诗选》有没有选;各种“选集”有没有选。另外也看香港、大陆,有时候也看作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地位如何。还有各种排行榜,不过就是这样:销路好的,也不见得一定有评论者或学者写论文评它。评论家重视的,可能会因为这个人的作品中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总之凡是美国传过来的流行趋势,学者都会关注,但一般人都不怎么感兴趣。
-大陆诗歌不怎么流行
笔者:台湾诗歌界受的冲击,除了美国,在受欧洲的影响方面呢?
余光中:以前我们会受奥地利的里尔克,或者英国当代的艾略特、叶芝影响;现代的欧洲诗人对台湾已经很少有影响,台湾主要以“乡土文学”为主,不同香港,受过英国殖民,有英语教育传统。像余秋雨《文化苦旅》这类,讲中华文化的,很多人爱看;可是“台独”的不会看,他们通常受日本影响,看日本文学,基本都懂日文的。这些又是很复杂的情况了。
笔者:大陆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在台湾出版情况如何?
余光中:北岛在台湾出过诗歌,也出过散文集,可都不是那么畅销,但圈子里面大家都知道他。舒婷出过散文,没出过诗集———大陆诗人在台湾总的来说都不怎么流行。倒是莫言的小说是个例外,台湾文坛只有十几年前兴起过一阵“大陆热”,也是来自莫言的影响。
台湾人对莫言小说里的魔幻色彩特别着迷。不过主要也就是受“同道”小说家的注意了,对一般读者还是没多少冲击。
余光中小传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1964年和1969年两次赴美教书。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集共40余种。(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张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