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八月一日电 题:史迪威将军的中国情缘
作者郭虹
在重庆嘉陵江边,有中国惟一一家为外国军人设立的博物馆——史迪威博物馆,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友人专程前来参观。
在重庆罗斯福图书馆,有一间装修古朴的外文书刊阅览室,被命名为史迪威阅览室;在重庆工商大学,史迪威图书馆的数万藏书让莘莘学子流连忘返;在重庆高新开发区,史迪威外语学校圆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的国际交流梦。
史迪威,这个以“中国人”自居的美国二战名将,尽管离开人世已近六十年,但他仍被中国人以各种方式纪念和缅怀。
一九一一年,二十八岁的史迪威第一次踏足中国。一九二三年,四十岁的他在日记里写到:“我现在已经是中国人了。”九年后,他奉命担任美国政府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省市,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
一九四二年,史迪威受罗斯福总统之托再次来到中国,总统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官、滇缅公路监理官、中国战区参谋长等职务集于一身。
临危授命的史迪威,上任之初就创造了二战期间最伟大的工程奇迹——史迪威公路。这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陆上交通线是当时穿越缅甸、连接中印的惟一途径,成为美国等同盟国援助中国抗日物资的运输大动脉。
同年四月,为了夺回被日军占领的战略要地缅甸东枝,史迪威亲自率领中国军队穿越险象环生的原始森林。在荆棘丛生、毒虫猛兽袭扰的行程里,他一直走在队伍最前面。
脚蹬美国大兵靴,嘴里叼着烟斗,用中国话下达命令的史迪威不仅是一个军事将领,更有着犀利的政治眼光,对遭受战乱的中国人民满怀同情。
他摒弃当时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成见,公正、客观的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他在笔记中写道:“他们的情报工作、组织机构和战术都很出色。他们不要城市,而满足在农村过艰苦的生活。”一九四三年,在他的努力下,罗斯福总统在一份“态度非常强硬的电报”中,明确表示应把中国共产党纳入美国政府对华援助的范围。
史迪威一直希望能去延安同中国共产党谈判,就国共合作、共同抗日问题,进行具体磋商。但他的愿望还来不及实现就匆匆离去。一九四四年十月,史迪威接到罗斯福总统的召回令,结束了他在中国的军旅生涯。临行前他留下了两封告别信,一封给陈纳德,另一封给朱德。在给朱德的信中,他说:“对不能与您和您的不断壮大的杰出的部队并肩抗日深感失望。”
六十一岁的史迪威没有想到,他在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回到过这片他深深热爱的土地;他或许更没有想到,时隔多年以后,他的名字仍然镌刻在中国抗战史的丰碑上,成为中国人民永志不忘的记忆。
中国史迪威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说,在中国各地,在史迪威将军踏足过的任何地方,中国人民都在深切缅怀这位为抗日战争作出过长远贡献的老朋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