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北京晚报报道,正在紧张编制中的北京“十一五”规划首次广泛向市民征集意见和建议,本周六,首场“市民建言会”将召开,北京如何解决人口压力成为最热的话题。
由北京市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完成的《“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人口及老龄化问题研究》显示,截至2003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145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148.8万人。到2008年,预计北京市人口总量将会达到1500万,2010年达到1555万,2025年达到顶峰,总人口约在1700万,2025年后总人口递减,总人口规模将维持在1600万左右。
据介绍,北京市人口出生率为5.06‰,死亡率5.15‰,自然增长率为-0.09‰,已经转化为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人口再生产模式。本市平均预期寿命为76.7岁,其中男性为74.9岁,女性为78.6岁,已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
截止到2003年,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其中,60至69岁老年人口占全部老年人口的61.9%,70至79岁占30.2%,80岁及以上占7.8%。
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1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4%。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将在2045年到来,届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8%,近600万人。2005年到2010年是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总抚养比将不会超过40%。2010年以后,老年抚养比的持续增长将成为总抚养比增长的主要原因。
因此,健全养老基本制度,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本市应从现在开始,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与完善养老设施,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创造条件,积极引导老龄产业发展,完善老龄工作组织体系。
此外,进入21世纪后的3年期间,北京市流动人口增加了100万,总量达到409.5万人。专家介绍,全市63.8%的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15至39岁的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体的77%。流动人口的来源地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江苏6个省,职业构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全市83.9%的流动人口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
根据测算,未来几年内,北京市工业部门、建筑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每年需要新增的外来劳动力接近30万。专家建议,“十一五”期间,北京应加强流动人口工作。首先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促进人口的有序化流动,与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有关部门联合起来,以劳动力市场为中介,引导人口实现更加合理、有效地流动;其次,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生产和生活的规划之中,减少因流动人口的增加而造成的各种压力,提高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此外,严格房屋出租管理,有效实施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管理,严格税收管理,流动人口的“居住”价格有所上涨,可以间接起到调控流动人口的作用。(洪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