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七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董会峰)大陆宣布从八月一日起对原产自台湾地区的十五种水果实施零关税措施,台报今天显著作出报道,并纷纷发表评论,呼吁当局少些政治口水、多些实际作为。
今日将水果零关税消息刊于头版头条位置的报纸有:《中国时报》、《中央日报》、《中华日报》、《苹果日报》、《台湾日报》、《台湾新生报》等。
《中国时报》发表社论说,就在行政部门准备周六日南下为水果登陆议题向农民“开讲”的时候,大陆商务部已经在北京宣布,将于八月一日起对产于台湾的十五种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如果原定二十七日那天两岸在厦门的台湾水果零关税协商成局了,那昨天北京这项宣布的意义将完全不同。执政当局在这桩议题从头到尾嚷嚷最大声的就是绝对不能被“去政府化”,结果他们自己就是促成这桩措施被“去政府化”最大的推动力量。
社论指出,台湾加入WTO之后,所有现行对农业的相关保护措施逐年都要取消,真正严峻的挑战正在开始,其中会变动的一环正是高关税障碍的去除。面对大陆对台湾出产的水果零关税,执政当局与其想“统战”、想选举,不如多点政策思维。两岸农业交流如果一旦激活,它就会受到区域市场互动的影响,它也逐渐会融入国际竞争力的循环,怎么辅导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强化产品产销能力、怎么保护农业科技专利,甚至怎么维持台湾农业的竞争力等,都需要相关部门发挥一定的力量。成天脑筋想的如果只有选票,只有政治,那么只是会生产口水,不会有任何作为的。
《联合报》刊于二版的记者分析文章认为,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市场,有助提升台湾水果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相较于大陆的主动,台湾方面除强调以贸协作谈判窗口,未见提出完整的销售或管理计划。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市场,对台湾农民当然是件好事;但若当局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农民可能受益不多。
《联合报》还刊登台大农业经济系教授雷立芬的文章称,“民之所欲”应该常在执政者心中。如果当局真的关心农民、有心照顾农民,少说话、多做事,可能比较受农民欢迎。当局如果能在水果之外,主动替农民争取更多可以零关税销往大陆的农产品,何苦担心大陆“统战”农民、为泛蓝“助选”?水果销大陆将导致执政党背弃农民,还是农民背弃执政党,选择全在执政者的一念之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