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7日电 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将于7月29日至31日在厦门举行,台湾图书将首次打破18年来在大陆“只展不销”的禁锢,而此次交易会又将是两岸出版商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机遇。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本届交易会最大的“突破”是开放台湾参展图书的现场销售,打破了两岸图书交流18年的“禁锢”,使两岸图书交易基本实现了无障碍的“全面放开”。未来,两岸业者将建立直接性、规模化的销售和出版途径,大陆居民也可以在全国各地的书店买到最新、最全的台湾图书。
台湾方面确定参会的出版社近200家,其中不乏排名前10的“重量级”出版社,如联经、城邦、天下远见等。他们将带来近两年出版的3万多种逾8万册出版物参展,主要是学术类、工具资料类、经济类、生活类等,总价值超过5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有史以来台湾参展商来大陆参展规模最大、参展图书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从台湾进入大陆的图书有望较去年增加40%以上。
据业界人士分析,台湾的图书市场过小、成本较大陆高,故同一内容的大陆版本图书售价甚至低至台版书30%。因此,台湾图书在大陆的销售市场主要面向北京、上海等消费力较强的城市和部分消费群体。但要获得更大的大陆市场,关键还在于打通版权贸易的渠道。
业内人士认为,台湾出版商应将台版书转移到大陆出版,这样可以利用大陆的原材料、人工成本低、消费市场大等优势,成本和售价将有望降低至与大陆同等水平。
目前,两岸出版业内已达成一个长远的合作共识,即共同向海外拓展华文图书市场。他们表示,目前海外学中文的人数约达3,000万,将来可能达到1亿人,这是两岸出版人共同的巨大机遇。两岸出版业可以整合力量,如共同购买外文书的版权,翻译后分别出版繁、简体字版,联手拓展海外华文图书的市场。
资料:两岸出版合作大事记
1988年,台湾出版界人士打破封锁,绕道北京参观第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并参加了同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海峡西岸图书展览,为两岸出版文化交流拉开了序幕。
1989年起,中国版协举办合作出版洽谈会,每年一次,到2001年已经举办11届,台湾出版界均积极参加。
1990年,第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从这届起,台湾每届都派出阵容强大参展团,每届展出摊位50多个,参展人员200余人。
1995年两岸出版研讨会改为两岸三地华文出版联谊会,2003年澳门也参加,改为两岸四地,现每年轮流在香港、澳门、台北和大陆举行,至今已举办了九届。
2002年起,举办两岸杰出优秀出版人才研讨会,今年5月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