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二日电 通讯:倾听苏童--“揭开童年的水缸走近文学”
中新社记者晓萍
“我是在五、六岁时,揭开家里的水缸而走近文学的,那令我想到‘蚌壳里的仙女’的神话传说,让我开始了对世界的无限想像”。
许多读者可能没有想到,被评论界看成是“先锋文学”代表的著名作家苏童,文学之旅的第一步是这样充满童趣和温情。
在香港书展举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苏童应邀来港,下午与读者面对面细诉他的文学之路。
原籍江苏扬中的苏童,出生于苏州。一九八四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九八三年开始发表小说,发表了许多“大胆的充满奇思异想的”作品,其中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名声大振,被称作“新历史小说”。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包括《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红粉》、《祭奠红马》以及《米》等。
在以“作家的生存和文学的生存”为题的讲座中,苏童认为作家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是对文学带有宗教性的真诚的崇敬,文学的妙处在于它能改变真实或扩充真实,可以修补世界的颜色,这也是写作的最大的乐趣。他回忆自己初期的作品大都不受欢迎,“不记得收过多少次退稿了,但我想,你退回我十篇稿件,我可以继续写一百篇,总有一天会等到一封很薄的来信,就是这样的信念坚持下来了,直至《妻妾成群》被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后就走得更顺利了,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以小说创作为主的苏童说,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题材,城市人有城市人的题材,乡村人有乡村人的题材,生活永远是生动的,总让你有挖掘不完的灵感源泉,“当你有朝一日发现自己没东西可写时,那可能是对身边的事物缺乏观察”。他以自己的作品《向日葵》为例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他当老师时的一名女学生,最后那女孩在葵花地消失了,这是生活的原型,也是作品赋予主人公的最好结局。
“一个人的生活是苍白的,是缺乏力量的,我迷恋的不仅是文字的表达,更迷恋扩充自我的方式--我认为平日的自己很平庸,写作时我却觉得自己很强大,写作过程是孤独的,但写作结果一定不孤独,犹如空谷回音。”
苏童的《妻妾成群》、《红粉》等力作被认为虽然写出历史的华丽与哀愁,但却显得“残酷”和“沉重”,对此,苏童解释说,他不否认文学作品后面可能躲藏着一个作家的形象,他作品中的忧郁可能与他童年时生过一场重病有关;但每个人如果能比自己承受的地方能多走一步,他认为是好的。
至于不少作品描写女性的沉重遭遇,他说是因为尊重女性使然,“希望我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能更立体和真实些。”
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作家,苏童成名的时候才二十六、七岁,今日有香港读者问其现在是否有“少年得志,中年危机”之感,苏童笑答,到了一定年龄后,可能少了那份对未知世界的狂热激情,而由于对自己要求高了,写作的障碍就大了,但他相信自己会把握好自己。
据悉,苏童最近入选全球“重述神话”专案,将重写《孟姜女》。
为时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后,逾百位现场读者瞬间将这位随和幽默、富个人魅力的作家包围,纷纷索取签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