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亚洲国家中印度、泰国和韩国相继拥有了航母,日本则一直在以各种名义大力发展“准航母”或事实上的航母。一股发展航母的热潮正在亚洲悄然兴起。在整个世界的安全战略格局中,亚洲国家海军航母的发展显得十分抢眼。这既是亚洲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增强的标志,更是亚洲国家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交织斗争的结果。亚洲国家海军航母的发展,正使得亚洲在国际战略棋局上的地位愈加突出。
将改变亚太安全格局及态势
印度海军目前是印度洋沿岸各国中最强大的区域性海军强国,总体实力世界排名第七。随着3艘航母发展计划的完成,印度海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和兵力投送能力将大为增强,并将跻身为全球仅次于美国,并与英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的第二个航母大国。印度一直希望能把外国军事力量从印度洋排挤出去,不可避免地要与企图“长驻”印度洋的美国海军发生正面相撞。美国目前控制着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岛这一战略要地,并在中东成立了第五舰队,常年保持着一个航母战斗群和一个两栖戒备大队,以加强对阿拉伯海及海湾地区的控制。
随着日、韩航母的下水,东北亚地区将出现“双雄”并列的局面。有学者认为,从东北亚地区的历史来看,一个没有自主国防能力和坚定展现自身意志的朝鲜半岛,是这一地带成为“世界热点”和东北亚的和平难以有效维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上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历次侵略,都与朝鲜半岛自身的羸弱密切相关。“独岛”号航母作为“韩国自主国防意志和世界级造船技术结出的成果”,将使韩国有可能充当起“东北亚的均衡者”。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在亚洲“最忠实”的盟友,但是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历史恩怨和现实矛盾,美国在中间也常常“左右为难”;随着两国航母的下水、军事实力的提高,尤其是随着韩国政治自主性的增强,将改变东北亚地区以往美、日、韩三国“一致对外”的地缘战略格局。泰国拥有航母则大大增强了东盟和小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发言权。
将影响地区力量的对比与平衡
航空母舰的最大特点就是吨位大,轻型航母排水量也得在万吨级。因此航母的入役,必将增加海军的舰艇总吨位和单舰平均吨位。总吨位的多少反映了一国海军的总体规模,而单舰平均吨位的大小则能部分反映该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尤其是远洋作战能力。例如,日本正在发展的“准航母”标准排水量都在万吨左右:“大隅”级两栖登陆舰标准排水量8900吨,正在建设之中的直升机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为13500吨。这些“准航母”的服役,将使日本海军舰艇总吨位和单舰平均吨位都上一个新的台阶,远洋作战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为实施其远洋干涉和进攻型的海军战略提供了物质基础。
将扩大海军力量的作用与影响
印度装备航母后,海军的活动范围向东可扩大到南中国海及西太平洋,向西可穿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向南可绕过好望角远达大西洋。日本海军装备航母后,活动范围不仅可前出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甚至要配合美国海军在全球各大洋实施干涉。
航母不单单是舰机一体、攻防兼备的“海上霸主”,若加上其整个编队,更可以被看成一个威力强大的战争系统,一个既可以游弋于海洋,又能“指天窥地”的立体作战平台,极大地增强了海军在战时的运用能力。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海军仅有的1艘老式“维克兰特”号航母,在封锁东巴基斯坦(即现今的孟加拉国)海空域、掌握海上主动权、支援陆上作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战争结束时,印海军共击沉巴海军各种舰只8艘、击伤约14艘,还击沉、击伤巴商船48艘,而自己仅有1艘护卫舰被击沉。未来海战,航母编队既能夺取作战海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又能夺取制电磁权和制陆权;不仅能反舰、防空、反潜,还可实施对陆攻击、实施兵力投送。因此,航母虽然耗资巨大,仍成为亚洲一些国家海军重点发展的“宠儿”。
航母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战时,在和平时期,一支游弋在大洋上的航母编队也是国家实力和声望的象征,在军事外交、显示存在、控制危机等方面都能发挥强有力的影响作用。
(稿件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海军指挥学院顾同祥、王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