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然则不已。读书的同时,其实也可以切切实实地体验人生。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负责人沈旭晖请来了几位曾留学海外的学生,在《地球的国际都会》一节目中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当中有苦有甜、有迷失也有领悟,异地之旅不论时间长短与否,确实在他们的生命中起了微妙的变化。
伪国际都会
香港一直被誉为国际大都会,自久以来受着不同文化洗礼,与此同时,适应力极强的香港人亦不断吸取外国的文化,进而创造一浪接一浪的商机,衣食住行无不夹杂奇异元素,花花世界,应有尽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真的很“国际”呢。
一旦背上行囊,卸下五光十色的繁华,“出走他方”,或许你会发现一切也只不过是肥皂泡,没有根,不能打动人的心灵。离家千里,自然会明白一直视作理所当然的生活模式和思维,却是香港独有。除之而来是对自己文化的另一种认知,及对外界的实战摸索。
比如说,虽然香港到处都是麦当劳,但每次饮饱食醉,一贯作风都是拍拍手便离去,谁不知这种做法在美国及很多西方国家也被视为极度不文明的(uncivilized),他们的习惯是每个人也当自动自觉把吃剩的东西放进内设的垃圾箱里,然后把托盘放在收集处。原来个人修养的定义也是各处乡各处例。
另一个与生活习惯有关的例子,是打包食物。在香港这个富裕的都市,大部分人也不会把吃剩的食物“打包”,觉得是奇怪及寒酸的行为。然而在美国,即使剩余的只是一个牛油方包,侍应生也会很乐意地送上外卖盒,让客人取回家善用,绝不浪费。如此的一个小小举动,便能反映两种文化对某种价值观的分歧。
又好比如普世同欢的圣诞节,早已成为香港年青一代极为重要的大日子,相反在传统的祖国,我们的同胞最期待的仍然是农历新年或五一劳动节的长假,“耶诞”对他们来说是只是鬼佬的玩意罢了。
可是活在国际顶尖的香港人,为了隆重其事,通常大半个月前已经费尽心思,把千奇百怪的灯饰布置城市每个角落。耀眼悦目,在浪漫的街头,情侣手牵手、朋友四处走,互相祝贺:“Merry Christmas!”其热烈情况远远超越美国,这也难怪。在西方社会,圣诞节是亲朋戚友团聚的日子,而在这个节日里,来自远方的亲人都会聚在一起庆祝。相较之下,香港人通常只会把圣诞节当作派对和娱乐,当然会较难理解圣诞节的深层意义。
相信留学海外最大的启发,是有机会呼吸自由的学术风气。英国殖民管治遗留最深远的影响,莫过于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养制度。为了驯服香港人于其管治下,精明的殖民政府选择从思想着手,设立了以考试为最终的学习思维,培育了一群考试的奴隶。当所有精力也消耗用于背诵课本,哪有时间去反省社会的问题及挑战权威?
与此同时,务实的香港人,把大部分资源也投放于医术、科学和经济等科目上,漠视人民和社会学科的研究。暂且离开这个抑压的环境,也许是开启港人思考盲点的契机。
填鸭的囚犯
在外国校园,学习模式并非只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相反,通过“问题为本”(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学习方式,透过主动发掘问题、找出答案、并配以集体的讨论,去诱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外国教育最为重视的。
当我们的教育还经常强调“尊师重道”(更甚者,或以为老师有绝对权威)的中国传统时,外国人早已把这些传统的拘束拋诸脑后,只怕自己未能在课堂上发问多些问题,从而学习多一点。外国课室的热烈讨论气氛,似乎与香港课室的寂静气氛,可真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家长的立场,或许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过分自由。有人甚至会责备独立思考是不合群,是“搞搞震无帮衬”,甚至乎说是中国传统美德“尊师重道”云云。
无疑,思考独立、事事发问的学习态度,在不少老师的眼中当然觉得是麻烦极了;当老师被诘难至忍无可忍时,亦难怪他们会搬出传统儒家“谦虚学习”及“尊师重道”的大义来镇制这些“问题”学生。
但我们似乎忽视了一点,独立的思考与创造性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怪责香港人缺乏创意时,有谁会想过罪魁祸首正是我们的教育,曾如此抑制人独立思考。
事实上亦难以否认,美国人如此富有创意,并可以成为带领世界的先驱者,这与他们的教育鼓励学生思考有很大关系。
纵观香港,竞争激烈的公开试实在令人沮丧,明星补习社遍布十九区,会考天书秘笈使人爱不释手,其受欢迎程度远胜于基本法。每年成绩公布当日,多少个学生哭成泪人,有少部分甚至走上不归路,选择一死了之,皆因无法面对社会的冷眼嘲讽。这种事情在西方国家实在是骇人听闻。到过外国留学的朋友,必会深深明白,路其实是可以很广阔的。而且吸取知识有很多方法,只要给予他们适量的空间、鼓励发问,启发性是无限的。读书不再是“读”课本,而是主动思索生命和社会问题。
“浸过咸水”本身并没有甚么了不起,但它却能打破狭窄的思路,把读书的主导权归还学生,不再是被动而是pro-active。
从颓靡中找意义
固然有很多人怀着“扩眼世界”的心态出国学习,但也有不少人只是漫无目的地到海外,吃喝玩乐地过着糜烂的生活。但这也未尝不是好事。从颓靡的生活中,亦可以体会一种人生意义。
大概港人生活太急促了,哪怕任何事都要和时间竞赛,短短三年的大学生涯,却要囫囵吞枣地读满百多个学分,也从没有人为这样快速的节奏提出质疑。
出国海外后,感到一切都不会如此急进。是慢,甚至是糜烂。没有啃书本,却只有参与花多眼乱的娱乐节目;没有堆积如山的论文和功课,却只有五星级酒店的泳池,和上宾级招待的舞厅。在游戏玩乐的光景中,脑筋反而比不断背书的生活清醒多了。
回港后,看见营营役役的死读书生活,反而觉得在出国时的“颓靡”人生还来得更丰富。“Cast le vie !”反观香港,有谁能够真正品味到生活的意义?
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躺在海滩旁边,听着浪吹着风,懒洋洋地晒太阳。他的朋友见到,便责骂他:“你怎可以这样颓靡?为何不去工作和读书?”那人便说:“为何要读书?为何要工作?”朋友便回应:“读多些书才可以找份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才可以赚多些钱!”“赚多些钱来干嘛?”“有钱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嘛!”“怎样才是更好的生活?”“你可以在海滩旁筑起一间小屋,平时享受海风、听着浪、晒太阳,生活多么美好!”“那么,我现在便已经做到了,干嘛要绕这么大个圈?”
当局者迷。在香港学习犹如众人皆醉,惟有暂离一下才能酒醒过来。醒来后回顾这地方,格外感触,对生活、生命以至于人生意义也另有一番体会。
潇洒走一回
外国的月光并不是特别大、特别圆,但却好如一面明镜,让我们照清楚自己的文化,有了比较便有了更深的体会,视野于是扩阔了。
即使到地球另一边的小村落走一趟,总比闭门于“国际都会”造车更能感受异国风光。当然,大部分香港人也热爱旅行,但来去匆匆,又怎能与生活一点一滴的体验相比?
文章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黎绮雯 何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