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七月十一日电 题:访琼侨回乡服务团抗日老战士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一九三九年的早春三月,十六岁花季年龄的她,历尽艰辛,第一次踏上故土海南岛。此时的琼崖已沦陷日寇铁蹄一月。娇小美丽的她是琼侨抗日香港回乡服务团年龄最小的团员,六十六年后的今天,何佩玲老人回忆那段沧桑岁月,依然那样清晰,充满激情。
抗日战争前夕,居住南洋各国的琼籍侨胞达六十万人,他们流寓远方,不忘故土。抗战爆发后的一九三八年夏,琼籍香港同胞首先响应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发动国际友人参加战时救护的号召,成立“琼崖抗日救护队”。第二年一月,南洋各国琼籍侨领在救护队基础上又在香港发起“琼侨联合总会”,组建琼侨回乡服务团,为家乡抗战出钱出力。
何佩玲出生在泰国,长在新加坡,后移居香港,读西南女校初一。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卖花捐赠祖国,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等活动,使活泼天真的何佩玲深受感动。她不仅积极参加学校抗日救亡活动,晚上还瞒着家人,到香港回乡服务团训练班学习政治和医疗救护。她第一次报名参加回乡服务团,因年龄太少未被批准;直到第二次,她在训练班学习取得优秀成绩,才获准参加返乡服务团。
没有和家人道别,何佩玲告别安定的香港学生生活,悄悄随团出发,从被日军封锁的琼州海峡成功偷渡回琼。从此她在故土扎下根。
同年三月至八月,香港、泰国、越南、马来亚、新加坡的五批琼侨热血青年,像何佩玲一样偷渡回琼,总人数达二百四十人。他们活跃在琼岛各地,成为一支宣传抗日、战地救护、救济难民、输送抗日物资、参与抗日民主政府建设的重要力量。
何佩玲最初的工作是战地救护。后来服务团成立歌剧团,会吹口琴、喜欢唱歌跳舞的她被分配到剧团,到农村演出,宣传抗日。说到这里,何老的眼睛发亮,脸上现出了笑容:“我们为老乡们演抗日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唱《我在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抗战到底》等抗日歌曲,老百姓很喜欢!”在服务团影响和鼓舞下,当地青年纷纷拿起枪杆参加抗日救国战争。
一次,何老所在的部队遭遇日伪军埋伏。突围中,一颗子弹朝她飞奔而来,身旁的连长机敏地按下她的头,子弹贴着头顶飞了过去。一天凌晨,交通员领着她去另一个抗日根据地,迎面碰到一队日本鬼子,鬼子机关枪一阵猛烈扫射,随后开始搜捕。她和交通员藏匿桥下小河才幸得脱险。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并陆续占领东南亚各国。同月,香港沦陷。琼侨回乡服务团失去与海外琼侨的供给和联系,被迫停止活动,大部分团员被安排在冯白驹将军领导的抗日武装琼崖纵队和各地抗日政府工作,继续为琼崖抗日服务。
何佩玲留在中共乐万县委担负民运干事工作,后任琼崖特委妇联常委。“在抗日战争中,二百多人的服务团有数十人牺牲,其中团长级就有三人,但服务团为琼崖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何佩玲欣慰地说。
海南岛解放后,何老担任海南省妇联主任及海南工会副主席等职。
上月底,何佩玲随文昌籍抗日老战士参访团到故乡文昌,看到侨乡蓬勃发展的新貌,何老激动地说,她一定要向海外的亲友好好宣传文昌。
回忆自己的一生,这位归侨抗日老战士深情地说,为祖国,历经磨难,曾有痛苦,但绝没后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