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历史小说《郑和》一书作者王佩云说,中国历来“重王道、弃霸道”,强调以德化人,而不是以力压人。
在郑和出航之初,明成祖就有明确诏谕:“耀兵海上,示中国富强”。这注定了郑和下西洋不同于西方烧杀抢掠式的殖民掠夺。
郑和赠伞:平两国事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恒在查考郑和下西洋的资料时,常常能听到一些民间的传说逸闻。
有一次,郑和去拜见满拉加国(今马六甲)国王。国王跟他说,本国弱小,常常受到邻国暹罗(今泰国)欺侮纠缠,问郑和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对付。郑和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我送你一把伞,如暹罗再有人来欺侮你,你就撑起我赠给你的这把伞”。国王将信将疑把伞收在一边。
过了几个月,暹罗又派大臣来找麻烦。国王情急之下突然想到郑和送的伞,便命身边的侍从拿来,并随手把伞在暹罗大臣面前撑了起来。暹罗大臣不解其意,后来看到伞面上写着“明永乐”三个字时,马上变了脸色,有礼貌地告退了。国王感到很奇怪,后来他才明白,不是这把伞有什么魔法,而是暹罗明白了中国的护弱之意。
郑和船队在下西洋途中用了很大精力调解一些国家间的纠纷,甚至应邀帮助解决一些国家内部发生的争端,极力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王佩云举例说,暹罗国曾自恃强大,没收明朝政府赐予满拉加和苏门答剌两国的印诰,并扣留占城国的使臣,禁止他们与中国往来。郑和到暹罗,说服其国王归还两国印诰,放还占城使臣,并发展了与暹罗的友好关系。满拉加在中国的扶植下逐渐变得强大以后,曾经想要强占旧港,与爪哇发生冲突。也是通过郑和的调停,和平解决了两国的争端。苏门答剌国内发生王位之争,该国王后在亲生儿子和继子之间左右为难,也请求大明皇帝帮忙“公断”,朱棣便让郑和去那里“排难解纷”。
厚往薄来,送出的总要比得到的多
高恒说,对于任何一个研究者而言,郑和下西洋资料的匮乏都是最为头痛的一件事,其间诸多谜团都有赖于新的发现才能解开。
据史载,郑和每次出使西洋,都要装载大批丝绸、青花瓷器、金银器皿、铁制农具,以及鹿茸、人参等中药材,赏赐所到国家的国王及王室成员。这些国家则派出使臣,将本地的珍禽异兽、珍珠宝石、香料药材等土特产作为贡物,献给大明朝廷。这实际上是进行官方贸易,彼此互通有无。因为明朝政府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坚持送出的总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诸国的广泛欢迎,无不踊跃朝贡。
三宝庙,数百年来香火不绝
厦门大学教授李金明认为,有人把郑和下西洋视作征伐,并借机宣扬中国威胁论,这纯属别有用心。现在,在东南亚各地都可见到纪念郑和的“三宝庙”、“三宝垄”、“三宝井”,并且几百年香火不绝。如果郑和去当地是为了殖民或者嗜血逐利,当地人怎么可能为这样一个人树碑立传,永世供奉?
据史料记载,郑和出身于一个祖上来自西域的穆斯林家庭,并且是回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航海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所以郑和从小就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出使东南亚地区时,他曾经帮助当地人建立清真寺,传播伊斯兰教,还教当地人凿井、筑路、捕鱼,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正是感念他的恩德才会纷纷以各种方式纪念他。
印尼中爪哇省省会三宝垄,是东南亚祭拜郑和的中心。相传,郑和当年多次来访,副将王景弘还定居终老于此。城中有三宝山、三宝洞、三宝公庙。每年农历六月三十,当地都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郑和成了华侨的守护神。“华侨信仰三宝公,比国内读书人尊孔子尤为强烈。郑和的地位,简直可以和基督教的耶稣、回教的穆罕默德相当,所以在传说中,他是法力无边,万物听命的。”
在当时,向中国学习成为当时东南亚地区社会的主流。据《明成祖实录》记载,各国纷纷派使节到中国朝拜,有些国王还亲自来华访问。渤泥国王麻那惹加纳乃就因病客死中国,临终上表,愿葬在中国。
三次用兵,动了枪棒仍不违和平本意
和平并不总是依靠温柔的手段得来的。按照《明史》记载,郑和曾经三次用兵,但都并非攻伐武掠:第一次是首航中消灭大海盗陈祖义,肃清海路,畅通贸易。此人纠集海匪盘踞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剽掠商旅”,为害一方。郑和曾希望和平解决,但“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郑和不得已动用武力。
第二次则在锡兰山(即斯里兰卡),擒放国王亚烈苦柰儿。据载,亚烈苦柰儿“负固不恭”、“崇祀外道”、“暴虐凶悖”,他将郑和诱骗至国中,意图“索金币,发兵劫和舟”,但是计谋不周,被郑和识破。郑和遂率所统两千余人,出其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第三次则是应苏门答剌王后请求,帮助解决两个王子因继承王位发生的争端。
“如果说郑和七下西洋没动一枪一棒,那肯定是骗人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是伟大的和平之旅。”在王佩云看来,恪守着“彼不为中国患者,决不伐之”原则的郑和舰队,其远航的真正目的在于“共祈天下太平之福”。(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