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千年古刹少林寺正经受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苦恼———独出于少林寺的少林功夫及由此形成的“少林”文化品牌,正被国内外一些企业、机构争相进行商标抢注!
“李鬼”难住了“李逵”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少林”、“少林寺”已不再是少林寺的专有称呼。“从公元496年建寺至今,少林寺已有1500多年历史。如今,少林寺这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品牌,面临着最为严峻的挑战!”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激愤地说。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对全球五大洲的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除中国香港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在抢注“少林”或“少林寺”商标,共发现117项、164个商标品牌,平均每个国家和地区10余项。在欧洲,奥地利、匈牙利都有“少林寺”,仅美国西海岸就有3所。而这些“少林寺”跟嵩山少林寺无任何“血缘”关系。
尴尬并不止于此。少林寺武僧团赴日本演出时,日本友人呈上意外的“礼物”:一份日本国内注册少林寺、少林寺拳法、世界少林寺拳法联盟等272项相关商标的报告,以及在全球发展28个加盟会员国的查询报告。日本人善意地提醒:“你们再不行动,这个世界都快搞不明白正宗少林寺、少林拳究竟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了!”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少林”文化品牌遭受前所未有的蚕食,引起了少林寺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担忧。“对少林寺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系统保护与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郑州市政协委员钱振良痛心疾首地说。
面对这场新的危机,少林寺再也无法在晨钟暮鼓中关门礼佛了。他们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亡羊补牢”,目前已拥有29个类别43项注册商标。同时注意抓好少林典籍的搜集、整理和出版,以及“禅、武、医、艺、茶、斋”等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少林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等项工作,以期实现少林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如今,少林寺正在恢复少林功夫教习师承方式,还仿照历史上的僧兵体制组建武僧团。寺内建立了少林武术图书音像馆、少林文化研究院,通过举办少林功夫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文化团体合作编演少林功夫舞台剧等形式,向全世界推广少林功夫。“少林寺不仅属于少林僧人,也不仅属于河南,它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但不能因为它是世界的,就可以盗用。作为传承人,如果失去对它的控制,少林文化的传承文脉就会中断。对人类文化来讲,这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释永信大师的话掷地有声。
遗产保护仍需政府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中指出:“为了保护人类天才性的文化表现形态不致因全球化现代化浪潮冲击而消亡,我们需要加强行政的、法律的、舆论的、实力的支持,也需要文化传承者直接参与并实施保护和振兴行动计划。”然而,少林寺毕竟只是一个宗教团体,力量有限,仅靠自己“单枪匹马”地跑遍海内外收复“失地”,难以完成少林寺文化品牌保护的重任。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在各方促动下,郑州市政协十一届七次常委会近日通过一项建议,呼吁政府尽快启动对少林寺的相关保护机制。有关部门已表示,将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确保少林文化的知识产权。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副所长王天祥说,我国有许多世界知名文化遗产,如长城、武当等都面临着少林寺这样的尴尬处境。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对应的法规来解决这类问题。少林僧人的举动,对我们类似的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这也是我国社会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的一个缩影。(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