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七月五日电题:破解“郑和宝船”之谜
——郑和研究专家庄景辉教授访谈
中新社记者林永传
什么是郑和宝船,究竟有多大,怎样的造型?这一郑和下西洋研究热点中的“宝船之谜”,至今纷争莫属。在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六百周年之际,厦门福船作坊,复原制作郑和宝船模型一艘,入选参加二OO五年上海“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展览。这艘由著名郑和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庄景辉教授和福船作坊洪玉生技师共同研制的船模,重现了郑和宝船的雄姿与风采,为破解郑和宝船之谜揭示了新的答案。
庄教授和洪技师研制的郑和宝船模型,以文献记载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为尺度,以明代官尺的一尺相当于今三十一点一厘米换算之,按比例缩小制作。再以“福船”为基本造型,制作成长约二点五米、宽约一米左右的宝船模型。
这艘形态逼真、工艺精湛、用材上乘的郑和宝船模型,被认为是“学术研究成果与传统造船技艺的完美结合”,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庄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一九八五年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之际,就在全国学术讨论会上发表《郑和宝船尺度的探索》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洪玉生师傅,祖籍福建惠安,出身于造船世家,是原厦门鼓浪屿造船厂的厂长,在木帆船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
去年,应厦门华侨博物院委托,配合《华侨华人》陈列,庄景辉教授和洪玉生师傅合作复原制作了四艘清代福船模型,得到业界的充分肯定。而复原制作“郑和宝船”模型,一直以来是两人的共同愿望。
庄教授认为,“郑和宝船”是后人追叙的一种概念,他的理解是“入海取宝”之船。他认为郑和下西洋具有明朝施行海禁政策下的官方贸易的性质,因此也就有了下西洋取宝的涵义。经过历史的演绎,对于“郑和宝船”,已经赋予一个特定的涵义,是指郑和下西洋时的那种“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的船。
庄教授认为,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造船航海有着悠久的历史,郑和宝船是中国古代造船业先进和航海业发达的象征,因此郑和宝船的复原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庄教授说,他有一个宏大的愿望,就是和洪师傅一道,将郑和下西洋大小船舶,包括马船、粮船、座船、战船、水船等不同规格不同样式的船,经过深入探索、研究,把它们一一复原制作出来。假如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其成果,将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具有非常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