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七月四日电 题:闽台两地科学园区紧密合作刻不容缓
中新社记者 陈国明
近年来,随着台湾生态遭受破坏致使缺水越来越严重,对IC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也在扩大。而福建十多个科学园区,整体区域经济布局和园区的组合上,已经成为台湾园区理想的腹地。闽台两地科学园区合作刻不容缓。
科学园区源于美国硅谷。半个世纪以来,硅谷成了世界各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样板。闽台两地科学园区发展极其一致,都是在借鉴硅谷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两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了富有各自特色的科学园区。一九七八年,福建实施工作重点转移,确立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明确提出经济与科技融合化、产业高附加值化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下,福建开始了福州、厦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台湾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早,一九八0年,经济重心开始转向发展“策略性工业”,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可见,在科学园区建设目标取向上,闽台两地极其一致。
而福建基本是以多元化架构,推进产业群聚。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通讯、网络多媒体、生物工程、新材料、纳米技术、软件、现代中药等产业;在福建各地兴起的科技园区有福州马尾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泉州万安园、石狮园、漳州蓝田园、港尾园、莆田赤港园、智舟园、三明金沙园、尼葛园、南平科技园等十多个,在产业的门类、科技园区的数量与容量上,与台湾相比,福建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由于闽台科学园区的衔接与互动机制还未建立,对两地高科技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制约。尽管IC产业是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优势产业,但台湾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用地难求和污染问题,已成为台湾科技发展难以逾越的瓶颈。目前,台湾生态破坏已居世界第二,就近年而言,台湾缺水问题已愈来愈趋严峻,对IC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也在扩大。新竹科学园区IC产业太过饱和,所带来的负面冲击也日见突出。
此间专家认为,闽台两地拓展国际市场上合作,既可以提升两地科学园区与世界科学园区的衔接与互动水平,也有利于台湾业界优势的充分发挥。同时,福建省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两地更紧密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就是为台湾业界将“近闽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更广阔空间。随着福建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十多个科学园区内的跨国公司数量与比例在逐年上升,并且福建民营科技企业的产品升级发展不断加快,都成了闽台科学园区合作“优势互补”的衔接点。
此外,在IC技术层面上,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就是拥有一些世界级的基础技术。为此,推进闽台科学园区的合作,建立两地科学园区之间紧密的、相互依赖的衔接与互动机制,已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