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片上看,“芙蓉姐姐”实在有些名不副实。嫂嫂级的人,何必装嫩。她身段臃肿,面容普通,除非出于一种特殊的心理,否则恐怕很难让人对她多看几眼。
但“芙蓉姐姐”若是承认自己是嫂嫂级的人,恐怕我们就没这场戏看了。从那些性感文字可以看出,她对自己可是信心爆棚。
对“芙蓉姐姐”做一次精神分析我感觉有些无聊。但可以提一下:她属于一种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的人一般来说通过自己对自己的美化就可以获得满足。
若发展到使自己的自恋具有公共性的地步,自恋背后的自信就得大打折扣。从她的表演看,动机已不在于自恋本身,而是使自身成为世界的焦点,凸显自己。从病因学的角度上讲,这种人一般曾在成长阶段出现过生命的挫折,需要后天的社会对自己存在的确认进行补偿。
所以,问题根本不在于这种自恋对于她来说有什么意义,甚至这种表演是不是一次精心的策划,而在于背后的社会心理。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压抑”日深。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日益异化。这种存在困境使窥私、戏谑、看热闹、起哄等心理成为人们的变相满足方式。由此出现一种“社会期待”:人们想找一个可以承载他们这种心理的对象,让他们这种心理获得投射。“芙蓉姐姐”这样的人正好可以满足这种“社会期待”,可以说生逢其时。
但是,如果“芙蓉姐姐”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表演,恐怕只能被人当成一个神经病。她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心理的对象,还必须切进人的心理最隐秘的角落:只想让自己“看”到别人,而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幸好,现在是网络时代,它的虚拟性可以让人们在看热闹获得快感时神秘地隐身于黑暗之中,解构了窥私、戏谑、起哄等心理的责任和风险。
并且,网络广泛的参与性使一种公共性的狂欢成为可能,人的心理的激发和相互感染强化了这种娱乐的效果和意义。因此,“芙蓉姐姐”的自恋表演在网络上一出现,她本身就已成为一个公共的心理投射对象,一个公共消费品。
正是切入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借助于网络而打造消费的公共性,使“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黄薪”、“芙蓉姐姐”等符号红遍网络。注意,是“符号”而不是“人”,只有符号才有意义。一个符号在红过一小段时间后只能让位于更红的符号。我们也可以想像,这个“芙蓉姐姐”过后,肯定还会有公共消费品出现。至于出现一个“芙蓉哥哥”,因是一个男人,除了搞笑一下,是不会有什么轰动的。
来源:新京报 文/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