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30日电 中国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在今年进入高潮,联合早报北京特派记者叶鹏飞撰文分析指出,当全世界都为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争论不休时,热烈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壮举凸显了中国政府强烈的和平诉求。
庆祝活动热烈明确
文章援引报道说,中国政府在今年大事庆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早在2003年9月28日就已经正式启动,内容多元。2005年则进入纪念高潮,6月28日发行纪念币和纪念邮票;7月在北京举办纪念大会、纪念展览;播放电视专题片《郑和下西洋》;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等。
根据中国政府的指示,整个纪念活动要围绕一个主题:“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
国力渐强世人戒备
文章指出,当全世界都为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争论不休时,中国政府带头热烈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壮举耐人寻味。
史册记载,郑和的舰队大小船只200多艘,其中不乏长150米的巨舰,每次下西洋的人数都在2万7000人以上,无论在军事力量或航海技术和知识方面,当时堪称举世无敌。十五世纪的“国际形势”只有一个“超级强国”,根本谈不上任何“军事平衡”。
文章分析说,作为本世纪的唯一超强,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讨论,已经趋向肯定其为事实;但是对中国崛起的意义,显然还不知所措。
从过去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政治不民主,到后来的能源消耗和经济竞赛,美国最近的疑虑,已经转变为中国可能对美国产生的军事威胁。五角大楼延迟发表《中国军力报告》,向欧盟施压推迟解除对华军售,都显示华盛顿越来越强的戒心。
文章说,中国在这个时空背景下纪念郑和极具现实涵义。
文章分析说,根据西方政治历史研究的结论,从没有发生过强国和平崛起的经验。英法不能处理德国的崛起,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对崛起的日本禁运石油,遭遇珍珠港奇袭而爆发太平洋战争。今天的世界又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呢?
但英国著名史学家李约瑟在评论郑和时说,东方的航海家慷慨大方,不计前仇,也不威胁其他人的生存;中国人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在2002年出版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作者加文·孟席斯在他的考证中也发现,郑和航海根本带着和平的欲望,并非一些史籍中所说“耀兵异邦”。
他说,郑和7次远航,除了几次与海盗作战,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的船队主动进攻沿途居民,更无史料显示,郑和的船队意图征服异邦。
孟席斯总结说:“这与以后西方的航海家征服性、侵略性的远征具有根本的不同。因此,郑和是一个出色的航海家、外交家、世界贸易家,是和平文化的象征。”
文章结论说,六个世纪后回顾这段历史,逻辑变得很清楚:强盛的中国不威胁世界,崛起的中国当然也渴望和平。
最后文章指出,郑和用实际的行动让后世的西方史家对他的远航得出“和平”的结论。如何同样用行动说服美国:和平崛起不等于取彼而代之,考验今天中国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