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0日电 (记者朱大强)在中国鲁西大地聊城东昌府区,美丽的“江北水城”之畔,近十年时间里出现了孔繁森、白云、徐本禹三位“感动中国”的英模人物。华夏大地上,人们传颂着他们的事迹,效仿着他们的楷模。
“东昌府区英模辈出深层次原因理论研讨会”近日在东昌举行,来自中央、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高洪波、杨启先、祁述裕、乔然、周孝正、涂可国等纷纷发表了见解。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是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人,他三次进藏,历时十载,把一腔热血洒在了青藏高原,用伟大的人格力量赢得了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全国十大检察官白云是东昌府区北城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秉公执法,克己奉公,用自己的赤诚谱写了一曲“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正气歌。徐本禹是东昌府区郑家镇人,他放弃读研的机会,走进贫瘠的深山,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困和孤独,用真诚和行动实践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人们在研究、在探讨,为什么东昌会连续出现这么多英模?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昌特有文化的熏染,模塑构成了东昌英模得以生成的历史基因。
有专家指出,东昌英模辈出凸显了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英模人物的诚挚、友爱、执着、奉献的精神,直接反映出中华民族优秀、先进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而聊城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境内有黄河和京杭大运河通过,具有勤劳、质朴的特点的黄河文化和“山陕会馆”衍生的义勇思想的运河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英模人物产生优越的地域条件。
专家认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对东昌英模群体精神的孕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传统的忠孝观念文化使东昌英模具有爱国、爱民的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二是中国古代的清政勤政思想和民本观念润泽了东昌英模的言行,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公朴意识;三是东昌英模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报恩的仁爱思想。
在东昌,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独特的人文环境使东昌人养成了忠实厚道、乐于助人、坚强勇敢、富于奉献,以及忧国忧民、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性格。这些极具特色的东昌地方主流文化对塑造孔繁森、白云、徐本禹等英模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孔繁森是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的典范。东昌英雄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正是由于他们继承和光大了中华民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伟大精神。在困难面前,他们不低头;在危险面前,他们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他们不气馁。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孔繁森、白云、徐本禹等人同疾病、孤独、贫穷、痛苦、死亡作坚决的斗争,精神境界是那么崇高,赢得人们的崇敬。
更令人敬佩的是,东昌英模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东昌英模的忠孝观念是建立在人格独立和共产主义理想基础之上的。孔繁森远离家乡赴藏,徐本禹远离父母赴贫困山区支教……他们为民谋福、为国捐躯,就是一种最为博大精深的忠孝,是基于对人民的爱,对国家的爱,超越了传统的忠德,表现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无私奉献精神。
东昌的英模人物感动着中国,同时英模所在地东昌府区目前也正在开展“弘扬楷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的主题实践活动,以逐步形成“英模效应”,打造“楷模之乡”,促进东昌加速发展,实现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