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0日电 最新一期《财经时报》载文指出,无论是温家宝总理还是周小川,这些权威人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表态,都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中国汇制改革,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到底是什么?当然是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弱化。
如何才能使这种预期弱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尽快实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即外汇收入基本等于支出。国际收支通常有两个大项,一是资本项目,二是经常项目。近10年来,中国在这两个项目之下,都表现出了较大的顺差(所谓“双顺差”)——尤其是近三年。也正因如此,中国的外汇储备连年快速增长,这也给了欧美诸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口实。
不过,中国政府近来的系列动作及其所带来的数据变化,似乎在说明,中国国际收支大规模“双顺差”格局,正在悄然逆转。这一逆转,对营造人民币汇制改革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商务部6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外资投资企业数量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出现下降。其中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37家,同比下降4.75%;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23.66亿美元,同比下降0.79%。尽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降幅不大,却是1990年之后少见的历史性转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外商直接投资(FDI)呈急剧下降的趋势,商务部早些时候的统计显示:4月FDI同比下降27%;5月同比下降22%。FDI创造了中国资本项下的最大顺差。
削减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另一途径是在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顺差。中国政府在这一领域更是动作频繁:先是陆续取消或减少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后是对部分出口激增的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最严厉的措施在两周前出台:国家外管局发出通知,对出口预收货款和转口贸易收汇给予进一步规范,要求银行对超过20万美元的上述两类款项开设“待结算账户”,只有经过检查后的合规者,才会被放行。
到底有多少“热钱”透过经常项目(准确地说是“贸易项目”)流入中国?对这个问题,中国向来只有定性的描述——很多或绝大多数,而无定量把握——具体数据是多少。原因在于,经常项目开放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对它的过度监管,会在国际社会招致不良影响。因此,中国政府一直在查,但很难查清。
巨额“热钱”透过经常项目流入,不仅加剧了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而且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设立“待结算账户”不失为高明之举。但是,这一系列措施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还需时间观察,目前尚无数据支持。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双顺差”依然巨大之时,强行推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很危险。因为只有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或已经产生了这样一种预期,市场才会认为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是个基本合理的汇价,人民币汇制改革后,汇率才不会大起大落,才有可能有贬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