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海空协同作战演练,在南海某海域举行。6架训练有素的“飞豹”战机,借着夜幕千里跨区奔袭,实施远海超低空、多批次连续突击,给“敌”舰艇编队以致命打击。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改装“飞豹”7年来,坚持从难从严摔打部队,先后圆满完成了10多项重大战备、演习任务。
不偏一米、不差一秒,刷新战机改装纪录
1998年初,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多功能、全天候新型超音速歼击轰炸机——“飞豹”,正式列装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不久,上级决定该团参加国庆50周年首都阅兵。改装训练、国庆阅兵,两副重担同时压在全团官兵的肩头。
没有实践经验,全团官兵背水一战。时任团长丁毅率领6人攻关组,关在团会议室里开始了全封闭式的摸索。20多个通宵达旦,他们对照厂家提供的原始数据,反复谋划,饿了吃碗方便面,困了和衣打个盹,一套近百万字的“飞豹”战机飞行训练大纲和改装教范诞生了。
副大队长刘志彪在锻炼时不慎跌伤,为了不耽误改装训练,教导员薛顺平每天从四楼把他背上背下,用三轮车接送他去学航理。刘志彪最终以96分的高分顺利通过考核。
副团长李建山脚腱受伤住院,可手术不到一星期,就给医院留下“病人自己要求出院,一切后果院方概不负责”的字条,拄着双拐在塔台组织指挥飞行训练。一个飞行日下来,他全身湿透,肿胀的大腿把宽松的军裤撑得满满的。
老天似乎也有意锤炼这支英雄的团队:百年不遇的高温笼罩着江南地区,每个起落下来,飞行员的皮靴里都能倒出半杯水来!
汗水共同流,甘苦尽相知。强烈的使命意识引领着“飞豹”团官兵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1998年10月24日,当全团最后一名新改装飞行员放完单飞走下机舱时,“飞豹”团官兵创下了我海军航空兵史上新机改装时间最短的纪录:原本需要三四年才能完成的改装任务,他们缩短为7个月。
1999年10月1日,“飞豹”六机箭形编队以不偏一米、不差一秒的威武雄姿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创下参阅机型最新、改装时间最短、飞行密度最大等多项纪录。
掠海砺翼、浪尖伏兵,飞出战机最大性能
阅兵结束后的第2天,“飞豹”团就接到了某新型空舰导弹的试射任务。这是对战机及武器系统实战效能的检验,也是“飞豹”战斗力生成的重点课题。
时不我待,要让“飞豹”变成优秀的空中武器平台!官兵们围绕“目标捕获、识别、锁定、攻击”四道难关展开攻坚。学习室里的灯火彻夜长明,难点一个个被攻克。
一个月后,渤海某海域,波诡云谲。两架携带新型空舰导弹的“飞豹”战机穿云破雾,直扑预定海区。距靶标数十公里外,副团长王卫打开雷达,迅速锁定目标,并果断按下发射按钮,在剧烈的爆炸声中,“敌舰”葬身大海。这是从“飞豹”射出的第一枚空舰导弹。紧接着又发射6枚导弹,发发命中目标。
导弹试射成功后,团党委又带领官兵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探索。为了让“飞豹”战机理论上的战技指标尽快变成现实,他们不断加大战术训练的比重,在完成昼夜间超低空、编队低空突击、导弹超视距攻击等高难课目的训练后,又果断地把提高部队夜间海上低空、超低空突击能力提上了训练日程。
夜间海上超低空飞行,没有任何参照物,极易造成飞行错觉。现任团长孙胜军勇敢地站出来,试飞第一架次。
夜色沉沉,战机在开阔的海面上呼啸而过。孙胜军下意识地压了压操纵杆,飞机从2000米开始下降,500米、200米、100米……孙胜军突然感到整个飞机在倾斜,四周的海水似乎就要漫过飞机,可仪表分明显示是平飞。这就是飞行错觉!“相信仪表,相信自己!”孙胜军暗自鼓劲。十几分钟后,错觉开始慢慢消失。
战机掠海砺翼、浪尖伏兵,飞出了最大性能。“飞豹”战机飞行性能好、攻击能力强的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全团整体作战能力明显提升。
上下同心、空地一体,托举“飞豹”上苍穹
在飞行部队,人们习惯把前舱飞行员作为“主角”,后舱领航员视为“配角”。然而在“飞豹”团,飞行员们讲得更多的是“黄金搭档”。团领航主任艾福龙当初是以优秀飞行员的身份选调来的,可从改装起他的位置就一直在后舱。他亲手放飞的飞行员不少已走上师团领导岗位,而他至今还是领航主任。“这个岗位需要我!”这就是他的理由。
副团长贾跃能参加过“飞豹”试飞,被评为“海军精武成才标兵”。他尽管只是个副职,却担任着课题研究组、战法研究组组长。如今,他在副团长的位置上已经工作5年多,几次提升的机会都擦肩而过,可在工作上却从未懈怠。他说:“如果‘飞豹’打不了仗,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在该团,流传着老地勤刘俊文的故事。这位一直从事机务工作的老兵,临终前也忘不了他的飞机:“我死后把骨灰洒在机场跑道两侧,好让我在九泉之下还能听到战鹰的轰鸣。”老兵的临终遗言震撼、激励着“飞豹”团的每一名官兵。
机务大队副大队长金本同为修理一架战机的起落架而辗转难眠,夜深了,他还在心中默默把线路图画了一遍又一遍,梳理着每一个疑点。突然,他脑海中火花一闪,马上翻身起床,并叫起了机组人员……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伤愈的战鹰已傲然伫立在起飞线上。
机务一中队火控师王庸高,好不容易请了几天婚假,可就在他准备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接到了紧急归队的通知。他毅然告别亲友,登上了归队的列车。第2天,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在他老家如期举行。
不论前舱、后舱,还是空中、地面,一支优秀团队上下同心,托举“飞豹”上苍穹,巡航在共和国的万里海天。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钱晓虎、徐锋、王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