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欧非典研究重大进展 获15种可抑制病毒化合物

2005年06月20日 09:11

  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欧科学家联手,已成功找到15种能够抑制非典病毒(SARS)复制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途径。6月18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科学家们宣布了这一最新进展。该项目中方协调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教授表示,找到这15种先导化合物后,再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的进一步验证,就可以生产出治疗非典的药物。

  为了寻找抗非典病毒的药物和研究诊断非典的新方法,“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于2004年5月启动,由欧盟投入190万欧元的研究费用。参与该项目的研究机构包括德国吕贝克大学、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波兰科学院以及中国卫生部临床控制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系等。这一项目计划在3年内找到50种能有效抑制非典病毒的化合物。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科学家已经分离出15种经实验证明能够抑制非典病毒复制的化合物,其中许多是运用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相关成果新合成的化合物,也有部分是从已有的药物中找到的。像一种名为“肉桂硫胺”的化合物,上世纪70年代就已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最新研究发现它具有明显的保护正常细胞及杀伤、杀死非典病毒的作用。再如治疗疟疾的传统中药“青蒿素”,也被证明能够有效抑制非典病毒。这种“老药新用”对于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些药物有较长的临床使用历史,安全性已得到验证,今后一旦出现非典疫情,可以立即用于治疗。

  此外,该项目研究中,科学家还从动物体内发现了两种冠状病毒,经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它们和非典病毒同源。中欧科学家们分别在荷兰和中国香港发现这些冠状病毒的存在,这些病毒早已存在于动物体内。科学家提醒,如何防止此类疫病从动物向人类传播,仍需引起重视和警惕。(江南)

 
编辑:贾靖峰】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