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海龟、海鸥、海带--华人生物医药学者三种状态

2005年06月20日 08:05

  中新社华盛顿六月十八日电 题:海龟、海鸥、海带——美华人生物医药学者三种状态

  中新社记者 余东晖

  是回国?还是留下?这个常被海外中国留学生提起的问题,在美国的华人生物医药学者看来,似乎并不太伤脑筋。有抢手的技术和专利,你可以做“海龟”,归国大展宏图;有志在中美间穿针引线,你可以做“海鸥”,往返大洋两岸,寻求合作机会;前景未明,顾虑重重,你可以做“海带”,等待观望,伺机而动。

  今晚,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新任会长杨大俊在华盛顿举行的年会上亮出海龟、海鸥、海带三个图案时,全场会员发出会心的笑声——三个图案描绘了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学者的三种生存状态。

  十年前,在华盛顿地区学习生物医药专业的几十位中国留学生凑到一起,刚在美国的研究所或大学觅得职位,他们便寻思着能否在这个尖端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于是有了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十年后,该协会的多位创建者已经怀揣CEO、首席科学家的名片,聚首华盛顿,庆祝这个有近千名会员的华人专业团体迎来十周岁生日。

  曾在乔治城大学做了六年生物医药研究的杨大俊,如今是一家美国生物医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过去数年他一直是CBA的活跃分子,经常带着旅美华人生物医药学者穿梭大洋两岸。最近他的公司决定在上海开设分公司,把新型抗癌药品引到中国。看来,杨大俊的“海鸥”是当定了。

  像杨大俊这样的“海鸥”在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界大有人在。尽管他们已在美国安居,但创业之心依旧涌动,特别希望能在中国这块生物医药的处女地上耕耘收获。CBA的会员中已有三十多人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与中国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多有合作。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中的有些人就会由“海鸥”变“海龟”。

  在CBA,最有名的“海龟”有两个:一是第五任会长倪涛,三年前带着多项专利回上海创立生物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其个人也在沪上声名鹊起;二是曾发明抗过敏药的会员陈以旺,四年前回福建担任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并创办医药生物工程中心,事业如沐春风。

  倪涛和陈以旺几乎成了华盛顿华人专业人士回国成功创业的代名词,业内人士认为,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有真正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专利,容易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风险投资的青睐,从而使科研成果成功孵化为市场热销的商品。

  CBA首任会长余国梁似乎离“海龟”也不远了。作为加州一家生物高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两年多前他在杭州创办了分公司,研发生产能在科研和诊断中广泛采用的兔单克隆抗体。过去一年,他的杭州公司科研人员翻番,产值增长三倍,现在所有的研发和生产程序全部在中国完成。

  余国梁说,华人生物医药学者目前在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制药企业中已经是科研的生力军,但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市场商品,个人也从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家,华人学者才刚刚起步。他本人作为其中的先行者,取得一些成绩,就是要证明,在美国社会,华人不仅能成为唐人街的小店主,也能成为高科技企业的掌门人。

  业内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海龟”对中国生物医药的市场化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医药不仅在中国刚萌芽,在美国也属新兴行业,今天虽是小生意,明日定成大市场。

  由是观之,大量还在美国的研究机构中充当默默无闻研究者的“海带”们,兴许某一天就会逮着机会,变成“海鸥”,甚至“海龟”,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编辑:宋方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