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探寻郑和之路:南京牛首山形成“郑和村”?

2005年06月19日 20:24

  中新社南京六月十七日电 题:南京牛首山形成“郑和村”?

                    中新社记者 韩胜宝

  离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数百米处有一个“郑和村”,虽然历经六百年沧桑巨变,当年村子的房子早已湮灭,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农居,但坐在村口喝茶的一群老人却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郑和村”还在,为郑和守墓者后裔还在。

  郑和的身份是一名宦官,由此引出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郑和何来后裔?又何来“郑和村”?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朱苏进在《郑和》一书中,采取了“为郑和找了个老婆”的做法,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郑和与明成祖身边的侍女妙云谈起了恋爱,并怀了身孕,有了儿子。这就惹来很多的争议,郑家后人表示了强烈不满。

  郑和十九世孙、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对记者说,事实上郑和兄妹共有六人,长兄马文铭,郑和为次子,另有姊妹四人。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明军攻入云南,大败当时统治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梁王。郑和的父亲死于战事,十二岁的郑和被明军捉住,被阉入宫,送到当时北平燕王朱棣府上做了一名宦官,因此郑和的确没有儿女。

  但到郑和晚年时,他的哥哥马文铭将长子马恩来过继给了郑和,由他来为郑和传递香火,两个孙子,一个叫郑万选,另一个叫郑廷选。这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当时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折衷做法,这便是郑和后人的由来。郑自海介绍说,当年郑和还收养了两名亲侄子,其中一个留在云南昆阳的祖家,另一个则在郑和任南京守备时来到南京,从此跟随郑和,他们及其后代也很可能被作为郑和的后裔。

  据郑自海考证,当年郑和深得明成祖信任,明成祖迁都北平之后,封郑和为南京守备,从此郑和就定居在南京。而他所率领的部分舰队官兵,也跟随郑和留在南京,郑家将自家田地分给他们,他们从此在南京定居下来,并且逐渐改姓郑,自认是郑家人,就形成今天牛首山南面的“郑和村”。

  郑自海告诉记者,“郑和村”是为郑和守墓者后裔所居,其后裔自明清以来世代相沿,定期来这里祭扫,从未间断过。南京市在进行文物普查时,找到郑和后裔多人,其中一户数十年前曾长年在郑和墓守坟。

  郑自海说,如今查到南京有郑和后裔五百四十四人,除已死去的一百五十四人和从南京调往外地或在外地出生的一百一十人以外,目前南京还有二百四十二人;在苏州的后裔估计有八十多人,在苏州石路的碑文中有记载,他们是二百年前由南京迁居到苏州的。(完)

 
编辑:陶光雄】
:::相 关 报 道:::
·探寻郑和之路:航海家郑和也是建筑工程专家?
·探寻郑和之路:郑和是建筑工程专家吗?
·探寻郑和之路:郑和府邸所在街叫“马府街”
·南京净觉寺:航海家郑和奏请的唯一皇家清真寺
·探寻郑和之路:南京天妃宫尽显宫阙恢宏气势
·探寻郑和之路:南京郑和遗迹"大本营"重放光彩
·探寻郑和之路:南京郑和下西洋文化公园先睹记
·探寻郑和之路:南京阅江楼——饱览六百年烟雨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