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6日电 随着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尘埃落定,中欧模式正在成为一个愈来愈热的话题。那么,中欧模式是否可以成为解决中国与其它国家或地区贸易摩擦的样本?未来几年中欧贸易中还会遭遇哪些不公正的待遇?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张健雄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与欧盟的纺织品贸易谈判中让步更大一些。
中国比欧盟让步更大一些
据张健雄介绍,10年前,世贸组织达成协议:用10年(1995———2005)的时间过渡,然后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所有纺织品的贸易配额。由于纺织品是劳动密集性产业,所以它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有竞争力的产业。纺织品的贸易配额被取消后,今年的头四个月里,中国纺织品出口大增。而根据中国与欧盟刚刚签署的《备忘录》,欧盟对中国10种纺织品的进口年增幅的上限设定为8% ,你说这样的限额能让中国的纺织品企业好受吗?
他说,所以这一次中国是做了很大的让步的。因为根据WTO协议,纺织品市场今年就应该全部放开,但根据现在这个协议,欧盟要到2008年才会对中国的纺织品全面开放市场,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是中国在入世时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换来的,这个代价就是中国对西方开放了它们的优势产业如服务业、农产品市场等。
事实上,欧盟原来设定的谈判底线是中国10种纺织品进口年增幅为7.5%,最多可以放宽到10%,现在这个数字为8% ,所以说双方都做了让步,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让步要更大一些。
“私了”是最好方式
在被问到中国和欧盟所采取的这种解决贸易争端的方式是不是值得借鉴时,张健雄说,国与国之间出现贸易争端是很正常的现象,摩擦越多说明贸易关系越紧密。过去没有贸易摩擦是因为我们的贸易额非常小,为什么澳大利亚能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额非常小。
他接着说,当然贸易摩擦如果发展到贸易战就不是好事了。现在中欧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说“私了”是最好的,要是私下里解决不了,下一步就要请WTO总干事长出面斡旋了,他的斡旋也是在法律程序之外的调解,如果他的斡旋不成功就只能走法律程序了,就要靠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机制来解决问题了,换句话说就是打官司。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冤家是美国和欧盟,因为它们之间的贸易量最大,贸易摩擦也最多,所以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绝大部分精力是为它们两家服务的。
继纺织品之后,中国的鞋最有可能会遭到欧盟国家的不公平待遇,张健雄说,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国家开始要求对中国的鞋进口设限了。中国鞋的出口增长也很快,现在欧洲市场上高档鞋全是意大利或巴西的,低档鞋则全是中国的,中国鞋在欧洲市场上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所以估计他们要对中国的鞋设限。
欧盟贸易保护比美国更严重
张健雄认为,和美国相比,欧盟的保护主义要更大一些,美国只是叫唤的厉害,但实际上在中国和美国的贸易中,美国的对华赤字要大于中国的。从表面上看,中国和欧盟的政治关系比较好,和美国的政治关系则不太好。表现在待遇上,过去欧盟给我们的是普惠制待遇,这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待遇,是一种照顾性的、非对等的待遇,即发展中国家进入欧盟的产品绝大部分享受免关税和低关税,而欧盟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还是正常的关税。
美国给中国的待遇则是最惠国待遇,即享受低关税,但这种待遇是对等的,而且美国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还附加了人权等很多条件,且每年要经过国会审查一次。所以,中国每年都要花很多精力做工作,到美国去找那800家对华出口协会,游说他们对政府施加压力,但实际上美国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费点力气而已。而且,中美贸易关系增长得也很快,甚至很多年里都超过了欧盟,只是前年开始欧盟重视了,提高了对中国的外交关系等级,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才超过了美国,张健雄指出。
张健雄还给中国企业支招,在应对这些不公平的待遇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仅仅满足于目前这种只生产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要学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中国的企业不太善于在市场上找到正确的地位和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它惟一的竞争点就是价格。为了降低价格就降低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就降低质量,还有就是自己和自己掐。西方的企业通常是你干这一行我就干别的,为什么欧盟25个国家中要求对中国设限的只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么几个国家,英国、德国是反对设限的,瑞典更是欢迎中国的产品。因为这些国家从传统上来说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在过去的十年里它们早就调整了它们的产业结构,它们知道十年后一开放市场,中国在低端产品上占有优势,所以它们就发展高端产品,因此,中国的纺织品进口没有让它们感到受冲击。(曲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