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5日电 《中国经济时报》今日载文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当前国际经济问题的一个热点,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反映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一基本事实,但对来自他国的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种种诉求,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决不能轻易地掉进他们的陷阱中去。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种种表象后面
中国政府在推进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面的积极态度,但是在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却有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另一种声音,说什么“在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上,由于中国政府操控了人民币汇率,使人民币汇率水平被严重低估,从而使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从而造成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使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
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说,美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较高,贸易逆差持续增加另有原因,但美国政治家们往往擅长于找一个替罪羊来转移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他警告中国说,日本曾因迫于美国压力,日元一路升值,与此同时,日本经济长期陷于缓慢增长的状态。我们感谢蒙代尔先生的忠告,但也不能简单盲从。对于任何声音,不管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我们都要独立思考,决不能简单盲从。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上,来自美国的声音也不小。据说中国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水平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官方操控,如果官方彻底放开外汇市场,那么自由外汇市场将会把人民币汇率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这个合理的水平将使中国和美国的外贸大体保持平衡。
这个说法从表面看来似乎并无多大不妥,这个说法迄今为止一直牢牢吸引着中国人的眼球。但是往深里看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埋藏着一种罪恶的企图,其实还是那个老故事。狼外婆去找小兔子,告诉小兔子,外面的空气多么多么新鲜,草儿多么多么鲜嫩可口,要想呼吸到新鲜空气,吃到鲜嫩可口的草儿,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开门。于是,墨西哥开门了,马来西亚开门了,泰国开门了,后来就发生了惨不忍睹的事情。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区间到底在哪里?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汇价逐步下调,到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汇价大体确定在1USD=8.70元RMB左右。这个汇率水平目前看来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正如改革开放以前的人民币汇价高估在促进进口替代工业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效率低下,浪费惊人等严重弊端一样,今天人民币汇价是否同样地被低估了?我们看到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但在国际商品市场中的地位却未有明显的改善,纺织品大多处在低端市场,机电产品出口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导,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占世界同类出口的比重甚至连中国台湾省都比不上。其次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在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功能尚不明显,倒是极大地刺激了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出口贸易的增幅。
人民币汇率水平偏低,在刺激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但是问题也是同样突出的,相反如果人民币汇率水平高估将会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大蛋糕中的分配比例,但是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将会空前增大。这样两个同样严峻的事实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极大地增加了解决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难度。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何时进行?
1996年12月1日起,中国外汇市场已实现初步对外开放,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已实现可兑换。于是全世界的目光便聚焦在中国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何时实现自由兑换这个焦点上。如果没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人民币实现可完全自由兑换的时间表可能会提前一些。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引起了中国人的高度警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政府在资本市场开放方面的谨慎度。
中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似乎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对外开放承受力。但是,仔细分析,我们还是不难看出,中国资本市场仍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必须具备:中央银行手中握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具有在外汇市场上大量吞吐外汇的硬实力,从而有能力将汇率水平保持在央行的目标区内;国内资本市场规模庞大,足以溶解任何来自外部的资本冲击,也就是说,任何外来资本都不足以在本国资本市场上掀起惊天巨浪;银行体系健全,呆账率至少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从而商业银行体系具有大量吞吐外汇的硬实力;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投机性资本基本上没有多少文章可做;衍生金融市场体系高度发达,运行平稳,使现货市场的投机性冲击有释波场;金融法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强大有力,防范金融风暴的制度构架完善有效;政府间的国际金融合作机制有效运转;国内保险市场,票据市场高度发达,投资品种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资本稀释功能。
上述八个基本条件中,除了第一个之外,其他条件没有一个完全具备,在这样的条件下,是根本无法实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中国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从而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尚需时日。(李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