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中国的股市和投资者已经完全投入到一场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争论中,并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强弱”两派。
强者,以国有股为多数的非流通股股东,他们在市场规则中高高在上,锱铢不让;弱者,流通股股东聚小博大,以投票权为己争利,声势日盛。一方面,强者以“保护国有资产”为名,另一方面,弱者摇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大旗。两者之争,针尖对麦芒。
强弱之争代表中国股权改革的两种声音,但这场关系大局的争论注定不能有失败者,否则或失民心,或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全局。
现今,股权改革的意义更远超中国资本市场本身,渐而波及整个金融领域。
在中国金融改革链条里,国有银行早已问题频生,债券市场功能远未发挥,因此资本市场危局牵动金融改革全局。小而弱的资本市场导致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严重残缺,其改革成败关系整个金融领域运行,否则银行改革也有失败之忧,中国将不得不面临融资渠道缺失的巨大困境。
中国亟需通过这场改革,摆正强弱之间倾斜的天平,还资本市场定价功能和市场纠错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实体经济与证券市场挂钩。
更重要的,股权改革成败紧系数亿投资人,关系民心。对于政府而言,从国家安全、改革成败的高度来应对股市危机已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股市从2200点到1000点的巨大落差中,股民亏损、机构被套、上市公司市值蒸发过半。市场不仅损失了股指和大量财富,更损失了公平和发展机遇,民众信心亦在“跌跌不休”中逐渐沦陷。管理层声声表示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但1200点的缺口,恰恰是以中小投资者利益为代价的。
其中,更有各类国际游资、对冲基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股市,股市基石变得混沌。这些复杂的资金成分多抱着逐利目的而来,更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夹杂其中,一旦他们获取利益后即抽身离开,将留下更多难解的问题。
因此有市场人士毫不隐讳地说,当前中国股市的利益搏斗已成为一场政治博弈,甚而提出“救市就是救改革”。
但在关系股权改革的“强弱”之争中,人们也看到了股市转折的良机。权力与权利两者的关系版图上,权利正在归位。中国股市需还信心于民,从国家治理、改革成败的高度来应对当前股市乱局。(摘自香港明报;作者:欧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