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将开启并购大门 解决股权分置凸现价值投资理念

2005年06月13日 15:13

  中新网6月13日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在最新一期《证券市场周刊》上载文指出,自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对于股权分置是否影响市场走势形成了显著的不同意见,大盘在这种迷茫中拾级而下,基金公司也在估值标准的阶段性混乱中成为市场的抛售力量。实际上,正是在这种痛苦的市场分化过程中,价值投资理念在逐渐凸现。

  文章指出,在股权分置制度环境下,投资者实际上很难进行真正的价值投资;即使一直认为自己在进行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如QFII,实际上也只是模拟价值投资而已。在此前不少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中,据说是不考虑股权分置这个制度缺陷的;当股权分置问题开始着手解决时,这些机构投资者模拟的价值投资理念受到挑战就很自然。

  在股权分置的对价谈判过程中,价值投资理念真实地凸现出来,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基于共同利益开始尝试投资理念的重构。显然,控股的非流通股股东要想获得更高的流通溢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而不是过往的持股成本等因素;对于原来的流通股股东来说,其对于自身权利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也使得股东意识得到强调。因此,对价谈判的过程,实际上变成了双方共同确定公司价值的路演过程。如果说,在原来的股权分置条件下的路演,还很难真正关注公司的投资价值的话,那么,此次对价谈判过程,可以说是公司的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寻求对于公司价值的共同认识的再一次的路演过程。

  文章称,股权分置解决之后,因为并购重组活动会趋于活跃,中小流通股股东可以享受到并购带来的溢价;新股发行会逐步形成市场化的自我约束机制,在市场低迷时,自然会抑制新股上市的步伐;大股东和经营层也必须更为关注股价,这不仅因为股价的下跌损失最大的是大股东自己,股价的持续下跌会带来并购的压力。

  许多流通股股东担心股权分置试点启动之后,会形成大股东的套现和新的一轮圈钱。实际上,全可流通并不意味着全流通和全部减持。即使不考虑监管机构已经设定的严格减持约束,对于大股东来说,在市场上减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大股东如果减持1万股,由此带来市场的忧虑和股价的下跌,往往给大股东带来更大的损失。从国际市场看,大股东的套现往往采取的是机构投资者之间的配售方式,套现的价格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未来的盈利能力,这就把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统一起来。对于大股东来说,股权分置试点之后,控制权带来的溢价会凸现出来。

  股票市场发挥经济结构调整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的最关键形式,就是并购重组。从成熟的市场看,活跃的并购重组是带来市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股权分置条件下,宝钢经营5年、10年还是宝钢,并没有机会利用资本市场的杠杆和资本运作的平台进行快速扩张;在解决股权分置之后,宝钢就有了获得更大成长空间的机会,因为宝钢可以用股份作为支付手段,迅速扩张自身在钢铁市场的影响力和支配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股权分置后,非流通股权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必然会引发一场并购支付手段的革命,进而开启中国战略并购时代的大门。并购是证券市场永恒的题材,西方股市的经验证明,大牛市是与大并购浪潮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只有解决股权分置,才有资源的大流动,而大流动引发大并购,大并购催生大蓝筹,大蓝筹引领大牛市。

  文章最后指出,可以期待的是,解决股权分置之后,控制权的争夺、并购重组的活跃,会使得中国股市进入一个并购重组的空前活跃期,投资者在分享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分享控制权的争夺带来的溢价和投资机会;中国股市也会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迎来一个全新的价值投资时代。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