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7日电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在俄罗斯众多寡头中,只有尤科斯公司前总裁被投进了监狱。事实上,霍多尔科夫斯基有机会与当局达成协议,或者出国。他为什么不愿躲避牢狱之灾?研究了前首富的大学生活后,或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25年前,17岁的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考入苏联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工程化工系,大学功课门门优秀,最终却因为所谓的生理缺陷而未能如愿读研,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据认识霍氏的人说,他选择大学时,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明确、坚定的目标。早在中学学习时,他就经常在自己家中地下室内实验室里,做实验,经常发生“爆炸”事件。
《消息报》记者来到俄前首富的母校调查时,问在教学楼前阶梯上读书的大学生,都有哪些名人毕业于你们学校?一些人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回答说是霍多尔科夫斯基。
负责教学事务的副校长维克多-日林回忆道:“霍多尔科夫斯基是在福格尔赞戈教授指导下写的毕业论文。我记得,校长亚戈金曾在会议上问起过他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录取霍多尔科夫斯基读研?
福格尔赞戈的回答是:米沙(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小名)的胳膊长得不是地方,不能从事实验化学。校长的结论不容反驳:既然犹太人福格尔赞戈不招收犹太人霍多尔科夫斯基,那就是说,就应该这样。”事实上,福格尔赞戈教授主要是认为霍多尔科夫斯基表现出了过分冒险的倾向,不适合搞实验化学。
大学毕业后,霍氏被推荐留校担任系团委副秘书。上学期间,他就是出了名的社会活动者。进入系团委后,每年夏天都随暑期大学生队在苏联各地义务劳动,到莫斯科郊外集体农庄收菜,到摩尔多瓦葡萄园摘葡萄。到西伯利亚盖房,他很快从队员升任队长,率队到过贝阿大铁路工地。他最后一次带队到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是在1985年6月,自己的儿子出生后数天。据说,霍氏在产房窗户外看到婴儿后,向自己的妻子、同班同学叶莲娜递了个纸条“就叫他帕什卡吧”,然后转身走了,直到暑期结束。现在,恐怕没人珍视这种行为,但在当时,这是责任和义务的表现,是值得效仿的榜样。
上世纪80年代末,共青团里只有懒惰的人才不做生意。1987年,霍多尔科夫斯基,作为苏联共青团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团委委员,与列别杰夫和莫纳霍夫一起,开办了跨部门科学技术项目中心,几个月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跨部门科技项目国家合作联合体,利用母校的科学基础,自己寻找客户,签合同,办公。日林副校长说:“在这儿工作的所有班子成员,霍多尔科夫斯基,列别杰夫,莫纳霍夫,后来都成了寡头。我们的培训帮助他们成了寡头。”(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