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7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英文授课,超过36万元的学费,复旦—华盛顿EMBA项目的门槛相当高。但是2005年的这届招生,却在竞争越加激烈的市场中逆流而上,扩大了规模。该项目中方主任周蓉老师告诉记者,本届共招收57名学员,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5岁,平均工作年限为12年,学员中75%来自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外企,另外25%的学员分别来自民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
企业高管的庞大市场缺口,是EMBA教育热火朝天的一大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中,仅有44%达到大专以上水平。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今年EMBA市场上,开始出现“追涨”现象———本已昂贵的学费继续攀升,学校的人气愈加高涨。国内EMBA教育开始出现品牌分化。
根据各家商学院今年的本土EMBA春季招生计划,约有十家学院提高收费标准,各家的学费标准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全国30所重点院校开展EMBA教育,指导价格为人民币20万元。而2005年,复旦、北大、中欧、长江等校的EMBA项目价格均在25万元以上,并有突破30万元的趋势。与此相反,亦有学校EMBA项目的学费“略降”,微调至15万元以下,仅为上述高校的一半。
很多EMBA项目负责人给出的涨价理由是“成本上升”。据悉,EMBA的昂贵学费,有很大比例用于支付教师报酬。目前,请国外一流大学一流教授上一天课,薪酬是在3000至5000美元。国内为数不多的“明星教授”,一天的讲课费亦在8000元左右。以复旦—华盛顿EMBA项目为例,该项目大部分课程由美方教授主讲,同时,会计和市场营销两门课程则发挥复旦的优势,所有美方教授主讲的课程都配备复旦的共同教授,并在案例教学中补充中国本土化的内容,也给学员提供国内管理的经验。如此高端师资,自然就提高了成本。
招生情况同样出现冰火两重天现象。据统计,教育部规定可招收300名EMBA学员的商学院中,只有一半用足了招生指标,其余院校的招生规模基本维持原状。而学费越高的学校,越受报名者热捧,每个指标都有数十人在竞争。有业内人士将国内EMBA市场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如中欧、复旦、北大、清华、长江等,已逐步走向全国;第二梯队如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各自领域里稳守地盘;而另有部分学院则因招生不足,专业名存实亡。
因此,在更讲究“人脉”的EMBA市场,形成名牌分化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结果。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陆雄文教授透露,复旦—华盛顿EMBA项目的学员,来自销售、财务、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等不同部门,目前多为各跨国公司中国区的主管,他们未来的目标是成为跨国公司总部的决策者。雅诗兰黛(中国)的财务及行政总监余翔女士表示,她是经过多方比较、了解同类国际合作办学的EMBA项目后,最终选择了复旦—华盛顿EMBA项目。除了看重复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两个学校的品牌和该项目授予的学位之外,她认为这个项目也确实针对国内的外企高管人士设计了很多“合身”的服务。
在这届复旦—华盛顿项目里,还有近30%的学员是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职业经理人千里迢迢跑到中国大陆来读EMBA,也有“人脉”原因。
复旦大学EMBA项目对外关系与招生总监张漪女士认为,中国大陆市场正成为许多跨国企业最重要的一个市场,那些已经进入和尚未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跨国企业都急需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特点,而EMBA班的学习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途径。而在中国大陆学习EMBA课程,可以快速地和一些中国企业的高管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可以了解到中国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对中国市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据悉,目前北大、清华、中欧等EMBA班也有不少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国家的学员,比例亦在不断上升中。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目前中国最市场化的教育项目,学费的高低确实已成为判断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