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5日电 京华时报报道:早已从北京供电公司总经理职务退下来的赵双驹,因涉嫌在任职期间违法决策,让自己的晚年面临着玩忽职守罪的指控。昨天,这起被“审计风暴”披露的案件在西城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赵双驹的失职行为给北京供电公司带来了2.94亿元的经济损失。而这一切无不与赵双驹独断乾纲、企业缺乏民主与监督有直接关系。
违规投资6400万
北京威克瑞公司是一家生产电缆的专业公司。1994年,赵双驹与香港兄弟公司合作,擅自拿出用于电力设施改造和建设的专用“贴费”违规向威克瑞公司投资6400万。这个曾经让赵双驹骄傲的大手笔,如今让他身陷牢狱之灾。
昨天上午9时,赵双驹穿着红汗衫、黑布鞋,虽然头发梳理得很整洁,但面容上却有些憔悴。已经65岁的赵双驹佝偻着背坐在了椅子上。
随后,公诉人拿出12份证言指出,在做出投资决定前,赵双驹没有通知公司其他领导。赵双驹也承认,投资时他没有对合作伙伴、香港兄弟公司的实力进行了解。对于市场风险预测,赵双驹也表示没有想过。
但是赵双驹强调,他是在做一件好事。他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北京用电紧张,市政府要求加强对电网和电力设施的扩容改造。当时的高压电缆都是从外国进口,费用很高。而他投资威克瑞公司,就是要生产质优价廉的国产高压电缆。赵双驹不能接受,他这样一心干实事的人怎么会面临法律制裁。
投资后监管不力
事实上,北京供电公司是没有投资资格的。而供电公司通过借钱给供电实业公司,再由实业公司投资给威克瑞公司的变通方式越过禁令。
公诉人说,当时两家公司负责人都是赵双驹,以至于赵在1995年离开实业公司后,仍能以供电公司总经理的身份操控实业公司,通过他们再向威克瑞公司注资。
钱投进去后,北京供电公司占据威克瑞9人董事会中的3人。但该3人形同虚设,不但没有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甚至不能形成对公司的有效监督。公诉人提供的证言几乎都表示,他们并不知道钱投进后怎么使用的。
监管漏洞导致威克瑞公司董事长李杰在公司还没建成投产时,就在全国各地贷款及担保,最后直接导致了威克瑞公司的停产拍卖。检察机关指控,供电公司为此投进的6400万元也打了水漂。
越权担保7个多亿
《担保法》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北京供电公司只是华北电力集团一个分公司,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以此衡量,赵双驹是无担保权的。但赵双驹在1994至1996年间先后8次签字为威克瑞公司提供担保,使威克瑞公司从银行贷出7个多亿。威克瑞公司停产后,供电公司也因提供担保承担2.3亿元债务。
直到今天,赵双驹依然认为自己是有担保权的。他在法庭上说,他有上级单位华北电力集团的授权书,他可以进行经营等业务。
公诉人不否认授权书的存在,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相关人员向公诉人佐证说,华北电力发现多起担保问题,向北京供电公司下发了关于担保的规定。但是公诉人指出,授权并没有明确表明赵双驹可以进行担保,而《担保法》却明确表示其身份是不能担保的。
最后,赵双驹虽然仍坚持自己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承认监督不力。公诉人表示,该案对许多企业负责人有警醒作用,企业领导人应加强法律学习,企业应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垄断权带来资金控制权(链接)
没有完备的制度必然导致运作的失衡,而“制度高压线”的缺失必然导致权力的膨胀和腐败的滋生。
“电力部门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约束力,监管体制很不严格,特别是对供电部门一把手的监督。”北京市检一分院徐苏林检察官曾指出,电力部门区别于其他垄断性行业(如邮政、交通等)的最大特点是,电力部门平时便存在巨额的资金流,垄断权便带来了资金流的“控制权”———资金管理中的设立账外资金、监守自盗、携款外逃、擅自担保等极容易造成大额资金的外流。
学者胡鞍钢曾指出:“行业垄断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根据他的估算,电力行业每年造成的资金损失在560亿元至1120亿元之间。电力垄断体制,不仅垄断电能交换市场,而且垄断电力建设市场———权力的集中,直接导致了电力系统职务犯罪的多发和易发。(郭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