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五月二十一日电 题:余秋雨的山西情结
中新社记者张恩
十多年前,余秋雨有机会到山西,曾写出让许多山西人至今抱有感激之情的《抱愧山西》。为此,余秋雨交识了不少的山西朋友,也更加关注这块土地。
山西人在上海举办“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大型舞剧《一把酸枣》演出时,这位著名学者出现在剧场中。记者下午到他的工作室采访了他。
“山西人出手不凡,一连拿出几台大戏,还带来几个展览,可喜可贺。”微笑挂在余秋雨的脸上。话题首先从晋商拉起。
余秋雨对山西近代历史多有研究。他说,山西人昔日走西口,为此付出沉重的人生代价,也包括情感代价在其中。经济学家多注意的是诸如山西往日票号流通的方式与规范;文化学者则更关注山西人在走西口的年年岁岁中,一对对恋人在村头分别后的情感状态,包括成功之后恋人相逢时的心理触动。试想,如果他们不能回来,结果又会怎样?在北方茫茫大漠间,这其中蕴涵的人间的悲欢最为让人感动。当年山西电视台用交响乐形式演奏《走西口》时,余秋雨就听得热泪盈眶。
在人们的心目中,旧日的山西尚为一个清苦、贫瘠的地方。前些年的某一天,余秋雨在翻阅史料时大吃一惊:在上世纪乃至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清代中国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是山西人,当时全国最富的家庭大多也在山西。他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从此与山西结下不解之缘。
为此,余秋雨把目光聚焦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晋中平原的许多大院都曾有这位学者留下的足迹。后来也就有了那篇至今令山西人难以忘怀的长文《抱愧山西》。
余秋雨认为,山西自古忠于传统道德和商业文明,山西商人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在外乡创世界时留下许多令人感叹的佳话。这为当今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余秋雨指出,时下,人们都在为时代进步而努力,山西的许多文化人未能丢失本位,还能不断保存和挖掘出好的文化作品,山西的舞蹈、戏剧、电视近几年总有让人们为之惊叹的产品问世。
余秋雨谈到,富裕来自经济,尊严来自文化。一个地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亦然如此。要在世界面前真正获得尊严,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还需要优秀民族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许多起源工程都与三晋大地有关,在弘扬山西传统文化时,其实是在弘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