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8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指出,近期又一轮人民币升值压力喧嚣尘上。国家外汇管理局一位官员认为,在目前的汇率压力面前,中国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按照他的理解,一方面要认清某些国际势力施压人民币汇率的动机和用心,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时机加快推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我说他们讲错了,人民币汇率钉住的不是美元,钉住的是中国经济的健康运行。”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
1994年1月1日中国实现汇率并轨,开始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主要特点是,汇率形成以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汇率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浮动,属于有管理的汇率。
这位外管局官员表示,但在实际运行中,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呈现两大特点其一是钉住单一的美元,其二是过度窄幅波动。他指出,这使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其他特点,如‘市场供求决定’和‘浮动’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制度仍可归于传统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
事实上,这种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中国经济健康运行提供了稳定有序的国际收支环境,也为世界金融秩序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作用重大。
在这位官员看来,一种汇率制度是否适合于一个国家,主要取决于该国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经济环境,如对外贸易和金融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开放度,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自然资源冲击和该国的政治目标。
他说,目前中国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继续维持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其成本是很大的。从长期看,随着对外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放宽,人民币逐渐走向自由兑换,资本的流动性、本外币资产的替代性都会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将变得更为复杂,现行汇率制度调整空间小,央行对汇率的管理将越来越困难。
相比较,浮动汇率具有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减少政府干预,增加汇率决策机制透明度、缓冲外部冲击的优点。但浮动汇率的缺点和其优点一样突出,他认为,“在中国尚未具备浮动汇率制度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下,如果采用,将大大加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成本。”因此,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更适合于中国。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不需要政府率先公布或宣布汇率目标,而是通过积极干预来达到目的,避免了钉住汇率制度的公信力问题。另一方面适合目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而且,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本身就是浮动汇率机制,可以避免制度调整所带来的成本。
时机选择和实施策略
汇率的退出有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两种。按照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经济学家巴瑞·艾欣格林对29个放弃固定汇率制度、选择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中23个国家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危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迟退出固定汇率制度,是金融市场的变动迫使政府采取上述转换所造成。所以,积极主动选择好的改革时机显得非常重要。
外管局的官员称,按照国际金融经验,成功退出时机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几个因素。其一,选择货币处于“强势”处境、存在汇率升值压力时进行,不是选择在市场力量已经明显地意识到该汇率的脆弱性以及投机者认为攻击时机比较成熟的时候;其二,选择货币没有贬值压力,该国有净资本流入的时机;其三,需要谨慎的头寸管理以及提供有效的规避风险工具。
他的判断是,目前中国从钉住汇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退出具备有利的一面,“主要是由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持续的对外贸易发展动力,以及外国直接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良好的基本经济面和理想的经济增长预期。”
在具体政策策略上,他认为,首先要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这个区间的范围,除了考虑汇率政策目标、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和国内利率等因素,还必须考虑中国宏观经济承受汇率波动的程度,不成熟的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缺乏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汇率风险意识。
其次,要完善央行外汇干预机制。在转换过程中,央行仍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对汇率进行调控,使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和汇率接近其均衡汇率水平。不过,只要波动在区间内,央行就没有必要进行干预。
另外,汇率改革是钉住单一货币还是一揽子货币?业界争议较大。这位官员按照其研究认为,钉住一揽子货币理论上漂亮,实践上难以实现,“许多变量下,要拿捏准确几乎不可能。”他认为,“软”钉住美元,即对美元短期保持稳定和长期浮动,就中国而言,是一种最佳选择。(王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