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五月七日电题:航海家郑和究竟病逝何处?
中新社记者 韩胜宝
在印度南部的科钦,显著标志是“中国渔网”,据说郑和船队来到科钦后,把这种捕鱼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这种捕鱼方法在郑和故乡中国云南的水乡可以见到。在科钦半岛上有一块介绍中国渔网来历的石碑。著名郑和研究专家郑一钧对记者说,郑和船队七次经过此地,这里离船队停泊的古里港口约一百五十多公里。
郑一钧是老一辈著名史学家郑鹤声的儿子。郑鹤声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研究郑和,首次发现太仓刘家港通番事迹碑,弄清了郑和七下西洋时间地点,并首次发现南京静海寺残碑,是学术界公认的郑和研究权威;郑一钧继承父业,研究郑和三十多年,写专著五百多万字,研究发现郑和一四三三年病逝印度古里,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是当代郑和研究权威。
古里国(今卡利卡特)当时有“西洋诸番之会”的美称,郑一钧介绍说,印度半岛沿海当时有很多国家,郑和船队曾在其中六个国家的港口停靠。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后,在与当地的官民交往中,逐渐了解了古里国淳厚的风土民情,并为之所吸引。费信是这次随郑和出使古里国的成员之一,他曾对此大加赞颂:“古里通西域,山青景色奇,路遗他不拾,家富自无欺。酋长施仁恕,人民重礼仪,将书夷俗事,风化得相宜。”
郑和极力赞扬古里优良的民俗,衷心希望古里国能保持并发展下去,同时也希望其他的国家也能象古里国这样。永乐三年,明成祖诏封古里国王,并赐予印诰、文绮等物,由郑和奉诏古里,这当然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为了纪念这件大事,郑和在古里建立了一个碑亭,立石勒碑,文曰:“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苦,熙皋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中国和印度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郑一钧诠译,碑文中所谓“十万余里”,是极言其远,“民物咸苦,熙皞同风”,是说这里国泰民安,世道昌盛,和中国有相同之风。郑和船队结束了对古里的访问后,其国王遣使臣随船到中国答谢。此后,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来古里,并以此为中转站。古里国王也多次遣使到中国朝贡,两国关系越来越友好。
郑一钧痛惜地说,一四二六年,明宣宗朱瞻基登上皇位后,打算恢复祖父朱棣那种君临天下的朝贡体系,于是命令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郑和预感到这是最后一次航行了,在出发之前,他雕刻了两块石碑,记录了自己的航海历史,分别竖立在江苏太仓刘家港和福建长乐五虎门。宣德八年三月上旬(一四三三年四月),当船队从东非来到印度古里时,郑和因病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二岁,古里成了他的归宿。当时气候炎热,归国路程尚需要三个月时间,郑和遗体极有可能葬在印度卡利卡特,也有可能葬在印尼三宝垄,目前尚未定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