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据淮河防总办公室分析,今年淮河流域安全度汛七个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淮河防洪体系仍不完善,防洪标准低。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决定的防洪建设项目尚未全面完成,重大骨干项目如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防洪工程体系尚不能发挥整体效益。淮河上游拦蓄能力、中游行洪能力、下游泄洪能力仍显不足,洪水出路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淮河干流仍难以防御建国后发生的最大洪水,现状防洪标准偏低。
二是支流防洪标准低,穿堤建筑物安全隐患多。淮河流域部分支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遇中等洪水往往遭受严重损失。淮河主要支流防洪标准为5~20年一遇,大多数支流存在堤身堤基质量差,穿堤建筑物隐患多等问题。淮河流域许多穿堤建筑物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标准低,防渗长度不足,渗水严重。
三是中小型水库病险问题突出。淮河流域大型水库经过几年的不断加固建设,一批病险水库相继除险,流域内大型水库整体防洪标准有了较大提高,但中小型水库防洪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截至目前淮河流域中小型水库有40%不同程度存在病险情,影响严重。这些病险水库长期带病运行,安全隐患多,度汛安全已成为防汛工作的突出问题。
四是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仍是淮河流域的焦点和难点。目前,淮河流域的移民迁建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汛期一旦启用行蓄洪区,仍将会有大量群众需要安全转移,直接影响防洪调度的决策。
五是城市防洪标准偏低。淮河流域城市防洪大部分尚未形成体系,城市防洪除涝工程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险工险段多、建筑物老化失修、排水河道淤积严重、排涝系统不健全等问题。目前淮河流域大部分城市防洪标准一般仅10~20年一遇,淮南、蚌埠、扬州等全国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洪标准也不足50年一遇。
六是内涝问题依然突出。淮河流域平原骨干排水河道现有除涝标准大多不足3年一遇。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沿淮洼地在淮河遇中小洪水时,水位就高出地面,排水困难,因洪致涝,洪涝并发,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局部涝灾。
七是在建工程安全度汛任务繁重。目前,淮河流域有一大批在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其中相当一部分工程安全度汛任务繁重,如姜唐湖连圩及进退水闸、荆山湖行洪区进退水闸和南四湖二级坝二闸加固工程等,应加快建设进度,实现度汛目标,落实度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