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曼谷四月二十一日电 题:曼谷访杀入戛纳电影节的中国新锐导演王小帅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在十九日夜间揭晓的第五十八届戛那电影节竞赛单元提名名单上,分别出自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三部中国影片榜上有名,向金棕榈大奖发起冲击,其中包括中国大陆新锐导演王小帅自编自导的新片《青红》(英文名是《上海梦》)。
王小帅的名字,在那些追星族式的影迷眼里可能显得有点陌生。但是,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他在真正的电影爱好者和圈内人当中已有不小的声名。
随着《冬春的日子》获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力山大奖、入选英国BBC评选的电影史上一百部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获第五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他也受到国际影坛越来越多的注目。时值《青红》杀入戛纳电影节,本社记者昨天专访了正在曼谷进行这部影片拷贝制作的王小帅导演。
“《青红》是我一直想拍的影片”
“《青红》能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已经很高兴了,是个不错的结果。而能不能获奖,就看运气吧。如果获奖就锦上添花了。”王小帅说,十八部参赛影片中就有三位曾经摘得金棕榈大奖的导演的新片,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竞争将非常激烈。
看淡金棕榈大奖的角逐,更在于王小帅自己对《青红》的衷爱。他坦言:“《青红》是我一直想拍的东西,拍完这部影片就算完成了一个心愿,就象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青红》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主人公是那些到贵州搞建设的上海人的子女们,他们重返故乡上海的旅程是那么的漫长。
“我出生在上海,可两个月大时随父母一起漂泊到了贵阳,心中一直没有根的感觉。真要说家乡,说贵阳是我的家乡,还亲切些。”话语中,在贵阳生活了十三年的王小帅对贵阳充满感情。而《青红》就是他在贵阳拍摄献给父母的影片,有如他自己的人生独白。
喜欢热闹 选择电影
出生于一九六六年一月一日的王小帅,孩提时代开始就在父母“逼迫”下学绘画。但是,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的时候,他放弃了绘画,选择的是电影,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深造。
“选择电影,是喜欢热闹。”王小帅这样解释他的从业之路。小时候,一起玩的孩子多,他喜欢做孩子王;而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父亲在京剧团工作,他常常跟着去,很喜欢演戏时热闹的氛围。那时,经常放露天电影,就是天下毛毛细雨也放,这是他最初的电影记忆。
他对《青红》的市场期望值不很高,认为电影市场还需要培育。现在,拍电影以赚钱多少论英雄,追求商业化,却也需要一些影片来探讨人的问题、个体的存在。
期待与泰国开展电影合作
这位电影人对泰国电影市场兴旺、泰国人爱看电影充满艳羡。他说,这是他第三次携拍摄的影片来泰国做后期制作,每次前来时间安排都很紧,但还是了解到中国影片在泰国上映少。
“中国现在有不少导演来泰国做影片的后期制作,而中国影片进入泰国市场需要尝试,中泰合拍影片也不是不可能。”王小帅对未来充满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