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东北网-生活报报道,前不久,由国家知名专家规划设计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获得了批准,这标志着“731”罪证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但“731”罪证申报世界遗产也引发了激烈辩论,争论的焦点是罪证该不该作为世界遗产去申报。
“731”罪证申报世界遗产的信息披露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有赞成的声音,但是也有反对的声音,而且两种观点大有水火不相容的架势。反对者认为,罪证不是文化,更不是文化遗产,罪证申遗“申错了”。
一位叫晏扬的作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731”遗址与文化挨不上边,算不上“文化遗产”,“如果硬要说它是一种文化遗产,那也只是代表了一种弱肉强食的侵略文化,一种惨绝人性的血腥文化”。将这样的“文化”申报世界遗产是一种错位。
新浪观察上太史弓的文章认为,“731”罪证之所以不能申报世界遗产,是因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是“优秀的、进步的文化”,而非“糟粕的、落后的文化”。“731”遗址“自有其存在并加以保护的必要,但这与‘文化遗产’是两码事。”因而不应该将“731”罪证去申报世界遗产。
大学生肖雪慧就“731”罪证申遗写成毕业论文《罪证,还是文化遗产?》,她认为“731”罪证申遗存在心态问题。肖雪慧在论文中说,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已有创造力的体现,是激发人们进行新的创造的知识和灵感的源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使已有代表性的成就免于被遗忘。而“罪证提供给人类的是犯罪真相,是警示”,“它的合适去处是罪证陈列馆”,而不是申报世界遗产。
“731”研究所金成民所长认为,世界遗产不全是优秀进步的文化。反对者对“731”罪证申遗有一个误区,认为“731”罪证申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强调过“731”罪证的“文化”特征。
哈尔滨市社科院“731”研究所所长金成民说,申报世界遗产内容第五项规定,“给人类造成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遗存”可以申报。这里的“遗存”首先是“文物”的概念,“731”罪证这种特殊的“文物”虽有文化的内涵,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狭义定义,而是人类不应该忘却的过去,它让人类不断反思,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正因为此,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受原子弹爆炸之害的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都成功地申报了世界遗产。“731”罪证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样,都具有重大的警示作用。
新浪观察的一篇署名文章认为,“731”罪证是一种历史存在,人们不应该回避它。“一些人总认为‘731’罪证是被奴役的象征,是家丑,有着五千年文明13亿人口的大国不该向世界展示它,这是一种封闭的心态。”相反,“我们应该申报世界遗产,向全世界揭露真相,昭示和平。”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李芳说,一个民族要发展,首先要正视自己的伤口,认为“731”罪证不屑、不该申报世界遗产是一种狭隘的心态。“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什么?那就是侵略者的罪证。俄罗斯在别斯兰事件的学校建纪念馆,那是为了保留滥杀无辜者的罪证。”展示罪证,才能在前行的路上获得力量。
不管人们对“731”罪证申报世界遗产的争论多么激烈,它的申报脚步一天也没有停止。王鹏馆长介绍说,现在最紧迫的工作是“731”罪证陈列馆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今明两年,要根据规划对陈列馆重新布展,创造条件发掘“731”核心遗址四方楼的地下罪证。(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