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者的捧场,使联想更加坚信自己的收购未来将一片光明
3月31日清晨,北京上地联想总部。
这一天距离联想宣布收购IBM PC业务已经有113天,一直在为整合业务忙碌的杨元庆在同记者的电话连线中难掩疲惫,但语音中明显透着兴奋:“战略投资终于到位了,3.5亿美元,今天凌晨零点才得到香港联交所的最后批准。”
杨元庆的兴奋来自于当日一纸新协议的签署,联想与三家全球知名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以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达成协议,这三家公司将向联想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帮助联想收购IBM全球的个人电脑业务。
在此前一周,境外就有媒体披露国外私人资本即将入股联想,不过联想发言人闪烁其辞,不肯吐露详情。紧接着,3月24日,联想在香港宣布停牌,联想称,公司正等待发布涉及股票交易的敏感公告。
如今整个事件水落石出。根据投资协议,联想集团将向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发行共2730000股非上市A类累积可换股优先股,每股发行价为1000港元,以及可用作认购237417474股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该交易总现金代价达3.5亿美元,其中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投资2亿美元、General Atlantic投资1亿美元,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投资5千万美元。
这无异于天降甘霖。在此之前,联想刚刚成功避过了一块惊险的“暗礁”—美国政府3月9日批准了联想和IBM的收购交易,从而为收购敞开了政策之门。但是问题并没有了结,联想收购IBM的资金问题一直是外界的另一大担忧,巨额外国私人资本的进入,则为联想化解了又一道难题。“这个消息令人兴奋。”杨元庆说,“它表明新联想正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步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实。”
受到外资注入的鼓舞,已经停牌一周的联想股票重新开盘,股价在几分钟内便上涨了5%,跳升至接近去年12月初宣布与IBM交易前的水平。在资本市场的飘红中,联想体面地挥别了2004财年的最后一天。
雪中送炭
一根杠杆如何撬动地球?答案是寻找合适的支点。对于急欲通过收购IBM PC在国际舞台上表演的联想来说,寻找资本杠杆的支点至关重要。
这与中国企业的自身条件息息相关。尽管多年来中国IT市场的风调雨顺让联想储备了丰厚的现金流,但是走出国门,面对IBM PC这个庞然大物,中国企业的盘子依然显得太小。看看双方的家底就会清楚这场交易耐人寻味:交易前,联想的市值为202亿港元,其2003财政年度的利润为10.5亿港元(折合1.353亿美元),而IBM的PC部门在2003年收入达到了96亿美元。很显然,这是一场“蛇吞象”的游戏,依靠联想自身积累肯定不具备可行性。
这一点联想的高级经理们也非常清楚。去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 PC业务时,有媒体问联想财务总监马雪征:“联想怎样支付这笔费用?”马雪征回答说:“联想将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以及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6.5亿美元现金,其中一部分是来自现在联想自有资金,另外一部分将会用银行的借贷来解决。”马雪征当时称,联想已经跟有关的银行拿到了过渡性贷款的承诺,长期性贷款的谈判也在进行当中。
从银行贷款的想法得到了柳传志的赞同,他说:“联想现在有4亿美元的现金,投资人认为这不是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方式还是应该有贷款。”
最终,联想在中国IT市场上的领头羊地位吸引了银行。3月下旬,有消息披露,联想已获得由工银亚洲、法国巴黎银行、荷兰银行、香港渣打银行等20家银行共同提供的6亿美元贷款,期限为5年。
马雪征正在将新联想的融资计划一步步地化为现实。在游说境外银行大胆放贷的同时,她还将目光放到了国外的私人资本上。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以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被这位富有实干精神的联想女CFO打动,它们决定联合投资新联想。这三家机构都是国际著名的私人投资公司,其中甚至包括曾经与联想竞逐收购IBM PC的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
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合伙人Justin Chang称,是未来新公司的实力和前景打动了公司决策者,“合并后的公司在全球PC市场上将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领先的技术和世界上堪称最好的笔记本产品(Thinkpad),另外在全球PC发展最快的中国市场,新公司也具有遥遥领先的市场地位,我们对联想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笔私募资金的注入,使新联想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投资,三家投资公司获得了新联想10.8%的股份,同时得到了3个董事会席位。联想计划将从这次私募的3.5亿美元投资中抽出1.5亿美元支付给IBM,从而将现金支付部分增至8亿美元,股票支付部分则降至4.5亿美元,也就是说IBM在新联想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3.4%。至于私人资本投资中余下的2亿美元,马雪征表示,联想集团将作为经营资金。
“这三家公司的进入,使我们获得了收购IBM PC业务以及今后运营所需要的资金。”杨元庆对战略融资方面的佳绩非常满意,“这笔资金对于新联想来说是需要的,但并不是我们最看重的,这三大投资公司的投资会对新联想带来更多的好处。”
在杨元庆眼中,比3.5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一下子拥有了三位高水准的国际化拍档。
国际化拍档
作为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执行合伙人,James G. Coulter没有想到,在竞逐IBM的PC业务时,自己会败下阵来。“2004年,我们对IBM的PC业务做了很多分析和研究,对他们的业务情况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是最后的结果是IBM把PC业务出售给联想。”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是全球知名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目前管理的承付权益资金超过130亿美元,其投资的公司的总收入超过350亿美元,员工人数超过50万。但争夺的结果,竟然是一家经济实力远不如自己的东方企业胜出。James G. Coulter认识到这家公司一定大有来头。
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不想就此抽手,对资本运作行家来说,淘金机会并没有结束。让专做PC的联想入主IBM PC,自己再参股新联想,获利的风险将会降低。General Atlantic和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也怀有同样的想法。General Atlantic董事总经理冯文实同柳传志相识已久,通过了解,他觉得这家来自中国的电脑公司值得信任,“即使不考虑收购IBM PC的交易,联想在亚洲地区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他们(联想)的确很不错。”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合伙人Justin Chang说,“通过这一次战略投资的介入,我们又有机会了。这个意义可能比我们单独购买IBM的业务意义更大。”
“Justin Chang先生实际把重任交给我们了,让我们来完成整合和管理的工作。”杨元庆微笑着说。
杨元庆有必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笑容。新的伙伴关系正在形成,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美国新桥投资集团都将在新联想的董事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新联想的国际化征程上,这些外来智力将必不可少。事实上,要想让新公司的形象更加亲和,军心更加稳定,联想必须适当地弱化它浓重的中国色彩,“一个太强的中国背景和中国文化的公司,可能会使新联想的客户、投资者、伙伴以及原IBM的员工感到诸多不适,国际化背景的成员加入董事会,将对于联想的董事会治理和公司治理都带来好处。”杨元庆说。据称杨元庆本人也在加紧补习英语,以适应将来国际化管理团队的工作需要。
与很多公司不幸引入只会指手画脚的外行军师不同,联想的运气不错,它找对了合伙人。这三家投资公司对IT行业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对IBM的PC业务都有过研究,在新联想的战略方向,容易同联想现在的管理层达成一致。并且,这三大投资公司都曾做过很多的并购项目,他们的整合经验将让新联想受益无穷。
有了这样的国际化拍档,新联想相当于打通了未来的融资渠道。利用三家公司在投资领域的声望,新联想将有望得到更多海外投资者的了解和青睐。“他们最懂得如何把企业推销出去。”杨元庆说,“这等于架起了新公司与广泛的投资人之间的一个非常好的桥梁。”
看起来,通过这次融资,联想真的是名利双收。新联想未来将形成联想控股、IBM和三大私人投资机构共同主导的股权格局,后两者的股份之和接近1/4,并占据了新联想12个席位中的近半数位置,在直接融资渠道上,新联想将有望在美国纽约上市。通过跨国兼并和寻找投资者,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并且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和战略伙伴等深层次领域也有了国际化风范。
联想的这种国际化思路让不少国内企业豁然开朗。“中国企业在做大和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类似的问题。联想现在所采取的办法是国际通用的资本解决办法,这在之前的中国IT产业内并不多见。”IT分析师吕伟钢说。
万事俱备,催生新联想的东风会如期而至吗?
新联想只待东风?
距离联想员工心中的伟大时刻越来越近。按照收购时间表,新联想将在2005年第二季度结束时完成整合,联想、IBM的方方面面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将来大干一场。“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联想与IBM配合得很好。目前,整合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希望新联想能够在全球IT领域一显身手。”日前,柳传志向外界表示。
解决了资金饥渴之后,杨元庆和斯蒂芬·沃德依然无法松懈,因为他们明白,在新公司诞生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自己今天夯下的每一层黄土,都将影响到将来新联想的步伐是否稳健。横亘在他们眼前的,依然是那些旧有风险,“一是客户的保留;二是人员的保留;三是业务的整合;四是文化的融合。未来这几个方面都还会有风险,我们会尽量去规避这些风险。”
为了平稳过渡,联想将业务部门划分为了两块:一个是以原来联想产品为主的中国市场(联想中国),候任COO刘军是负责人;一个是以IBM PC产品为主的海外市场(联想国际),由现任IBM个人计算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Andrew Sotiropolous领衔。目前,这两套班子已开始投入运转。
戴尔已经对这座尚未落成的新营盘发动了进攻。“从市场的变化中,戴尔确实看到了一些机会。究竟谁会成为市场的领头羊并非厂商自己说了算,而是要由客户决定。大家还要走着瞧。”面对新联想可能带来的冲击,戴尔公司董事长迈克尔·戴尔表情依旧轻松。这一次,他依旧选择了主动进攻。3月23日,借短暂访华的机会,迈克尔·戴尔宣布,戴尔公司已与厦门市政府达成有关协议,将在厦门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新工厂的建立将使戴尔在中国的生产能力扩大一倍。
正处于高层变动时期的惠普并未张扬,而是采取了悄然的蚕食行动。通过许诺给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好处,来把IBM的老客户拉拢过来。
资本市场对联想仍持谨慎看好态度。香港大福证券资深分析师梁伟沛表示,虽然资本市场目前看好联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大功告成,“两家公司的业务、人员、文化进行融合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新联想至少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才能渡过资本审查期。”
这些忠告杨元庆可能每天都会听到不止一次,但他不应该感到逆耳。在IT业鲜有成功并购案例的今天,他有必要和他的美国搭档紧密联合起来,向世界宣布:新联想来了。当然,不是用高亢的声音,而是靠出色的战绩。
(稿件来源:《互联网周刊》,作者: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