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日子里,在一间极其简陋普通的住所中,老一辈艺术家于蓝接受了记者采访。85岁的于蓝白发苍苍,精神奕奕,言谈中一种豁达乐观淡定的情怀,始终与其朴素无华的环境以及光彩亮丽的人生相辉映。
于蓝和她的角色
从中国电影百年,我们谈起她创造的众多角色。于是,于蓝仿佛又沉浸在当年角色创作的激情中,谈起《龙须沟》中的程娘子,《革命家庭》中的周莲,《烈火中永生》的江姐……对每一个角色的孕育,都像是她自己无限爱恋的孩子。
当年,于蓝读了陶承的回忆录《革命家庭》,心有所动,建议将其搬上银幕。她主演的由家庭妇女变为坚强的革命母亲周莲的银幕形象,感动了一代人。由于她在《革命家庭》中的非凡演技,于1961年荣获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1965年,于蓝在夏衍根据小说《红岩》改编拍摄的《烈火中永生》中,扮演了家喻户晓的女英烈江姐的感人形象,这不仅使她成为新中国“22大明星”之一,也使江姐成为新中国电影画廊中的经典,深深地烙在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中。
于蓝和中国儿童电影
85岁高龄的于蓝,她的心态、她的谈吐都堪称“与时俱进”。也难怪,60岁,于蓝本可以离休,安度晚年。然而,她却出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儿童电影事业的创建中,一干就是20年。她有些调侃地说:“我的工龄是最长的。”
于蓝对中国儿童电影史了如指掌。中国儿童电影是我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已成为关注儿童命运的文化事业,1922年首次拍摄了儿童短片《顽童》,到20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了《孤儿救祖记》、《迷途的羔羊》等优秀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更有党和人民及全社会的关怀,拍摄完成了302部儿童片。于蓝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影片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人物的命运,反映了人物的成长过程,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一部好的影片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往往是一辈子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起步。”
于蓝退居二线后,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委员会名誉主任,她一直关注着少年儿童“在快乐中成长”。在历届“铜牛奖”的颁奖活动中,在“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和世界性的儿童电影的观摩和交流中,都少不了于蓝忙碌的身影。
于蓝和田方
于蓝家的书柜中放着一张田方——她丈夫的照片,棱角分明,英气逼人。提起在革命战争年代相识相爱的田方,于蓝深情地回忆着:“从上海到延安,田方对电影做出默默的贡献。1949年10月,田方作为军代表接管北京电影制片厂前身北平电影制片厂,当了厂长。表演和管理难以兼顾,不然他该是一个多么优秀的电影演员啊!”六十年代初,田方出演《英雄儿女》中的政委,让众多观众记住了他。
“他离开了表演艺术,我倒是在银幕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拍了多部电影。1954年,我考进了中戏表演训练班,当时,两个儿子还很小。田方送了我一笔记本,扉页上写道:‘做一个好学生’,并要我不要牵挂孩子,家里有他照应。期间,儿子壮壮患猩红热住院,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可是田方怕影响我,没告诉我,他一个人在医院陪着孩子。”
于蓝在老照片簿中翻出了她在战争年代与田方的合影,轻轻地抚摸着说:“我就剩下这一张了。我这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了他。”1974年,田方患癌症撇下了于蓝和两个儿子。“从此就剩下我一个人面对。我永远记着他丰富而深邃的目光,永远记着他一生对我淳厚的挚爱!”而多少次的悲怆痛苦,于蓝都是在深夜,偷偷独自一人承受。
我感受到了于蓝坚毅的外表下包裹的那颗女性柔弱的心。
是的,于蓝的一生苦乐交织,一如她送我的著作:《苦乐无边读人生》。与当今那些年轻的影视明星们相比,于蓝在物质上并不富有,甚至有些清贫。然而她却是精神财富的拥有者。她是在为信仰工作,为信仰生活。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孟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