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0日电 据东方早报报道,设在同里的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已经在春节前悄然回到上海举办展览,选择的展出地点是每年客流量200多万人次的外滩观光隧道。主办方有关人士29日表示,这次的“中华性文化和性健康教育展”之所以如此低调,主要是考虑到之前在这方面“有点争议”,他们会根据游客的反响做相应的调整,但好在眼下尚无一起来自游客的投诉。
展厅设在外滩观光隧道浦东段地下二层的一个角落,“中华性文化和性健康教育展”以并不显眼的字样悬挂在一个展厅的入口处。展厅内,非常安静,人们静静地看展品,其中不乏外国游客。
“展出的展品都非常含蓄。”一位法国游客仔细地观看了每一件展品,皱眉想了好久后告诉记者,“在法国的每个城市几乎都有性文化的展馆,在上海有展示性文化的博物馆不足为奇,上海的展品比法国的要含蓄很多。”
对此,外滩观光隧道市场营销部营销总监张斌解释说,低调处理是考虑到以前在上海对性文化博物馆有点争议。人们对性文化的争议很多,有的人觉得这样的展览不便大张旗鼓地宣扬,1999年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开张的中国最早的性文化博物馆,就因此导致经营上入不敷出,无奈之下带着遗憾离开上海,落户同里。
去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让外滩观光隧道与刘达临教授的展品结下了不解之缘。刘达临是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这次在外滩观光隧道展出的展品均是刘达临的收藏,展览将持续至今年年底,展品400多件。
外滩观光隧道方面对展出内容做了严格的筛选。“我们的展品要尽量含蓄一点。我们考虑到外国游客很多,我们也展出外国的性文化展品,他们是刘达临教授在欧洲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时双向换取的。”张斌说。
在入口处的告示上,还明确注明:“未成年人在父母或教师带领下,方可入内。”不过,正如展览名称中提及的“性健康教育展”,据张斌透露,他们将与有关部门商量,让展览逐步向青少年开放,向他们宣传性文化教育与青春期教育。
目前展览已开幕一个多月,有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的客流量约200人/天,3月份约500人/天。“按照眼下的客流量,一年百万元的收入应该没有问题,展览不会因运营效益不佳而关闭。”张斌说,“性文化有宣传价值,也有经济价值。”(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