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05毕加索北京艺术大展”昨天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开幕。一天内参观者达到3000余人次,不可谓不热闹,但多数观众表现出对毕加索艺术的不理解和迷惑,现场义务讲解的志愿者也语焉不详。
毕加索生前曾说:“你等着我告诉你,艺术是什么?如果我知道,也不会告诉你。”
1观众:《三角帽》当成服装设计图
上午8点,展览尚未开幕,位于北京菖蒲河公园内的皇城艺术馆门口已经聚集了数十名观众,其中大多数是由外地专程赶来参观该展览的艺术爱好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昨天下午5点闭馆,开展首日前来的参观者超过3000人次。展览大厅内还有一些儿童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在毕加索版画前专心临摹。设置于地下一层的纪念品商店,也吸引了不少人选购。许多观众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对毕加索并不太了解,只知道他是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因此前来接受艺术熏陶。“对于他的版画,我不是很理解,但也决不排斥,我看不懂不等于说它不是珍品。”一位男观众坦言。
毕加索创作于1920年的《三角帽》系列,被视为意大利国宝级藏品,吸引很多观众驻足欣赏。但部分观众将其当作服装设计图欣赏,在查阅毕加索的创作背景资料后,才有些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立体派艺术元素和现代手法。虽然每幅作品前都有内容简介,但《卡门》系列以极其简练的线条组成人类面孔,因此让一些观赏者心生疑窦:“这更像素描的草稿,不知通过画作,如何欣赏到毕加索加诸各人物身上的情感。”
2志愿者:水平欠佳讲解似懂非懂
考虑到毕加索的作品偏重于抽象,为方便观众欣赏,主办方安排了28名志愿者轮流到艺术馆担任讲解员,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两名,周六、日安排7名,服务时间为上午10点到12点,下午2点到4点。同时现场还配备了导览器出租。但这些措施并未能完全满足观众需求。
由于没有统一的制服,虽然胸前挂着工作证,志愿者们还是被观众忽略了。在主办方着重推介后,他们才开始讲解工作。通过了层层考核的志愿者在首次讲解中略显稚嫩,或以“这幅画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装配作品”含糊论定,或用“欣赏毕加索的画不能只看表象,而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和故事背后的故事”笼统言之,给人似懂非懂之感。一些观众在听完解说后称还是不太理解。
3不懂笔法不妨领略思想
“他早期的版画很写实,后期则注重内在表现力。”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教授称赞毕加索是一个生命力极强、非常热爱生活的艺术家,“他的石版非常好,奔放的《斗牛》系列仿佛中国的大写意,不讲究技法但抒发了强烈的感情。画中看不到牛的骨骼和斗牛士的具体形象,但能感觉到人和牛对峙时那种殊死搏斗的磅礴场面,把斗牛礼仪的残酷性表现得畅快淋漓,充满了西班牙风情。”
范迪安说毕加索的版画线条简洁,对人和物的刻画一步到位,显示了一个大师的素描功底。“265幅作品中用到了版画的不同技术和品种:铜版、石版、麻胶版、糖水腐蚀、细点腐蚀。看不懂笔法的普通观众可以透过作品了解他的思想,全面了解一个永远创新、永远发展、永远改变自己的毕加索。”
(稿件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