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港府公布最新的失业率,一如意料地进一步下降。下降的幅度达到百分之零点三,是近期较大的跌幅,创下39个月的新低,显示香港的就业情况正持续改善。无论如何,这是值得可喜的现象,再加上近期经济环境改善的气氛,或多或少令人感到雀跃鼓舞。
不过,在感到鼓舞之余,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看到目前的就业情况仍然有很多隐忧,不能掉以轻心。举例说,在目前的就业人数攀升的乐观数字中,隐藏着一个极不平衡的状况,就是职位空缺分布不均。政府的资料也显示,近期专业界、高教育水平、高技术人士的失业率已大幅改善,跌至百分之二点五;按国际一般的标准,这已是接近全民就业的水平。能够达此目标,已是很不错的了。
但在另一边厢,低教育水平、低技术和非专业的人士中,失业率则仍然偏高,达百分之七点五,其中又以中年人士为大多数。这些人士本应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之一,但如今却成为闲置劳动力,甚至变成依赖综援的人士。长期而言,是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
可以说,这些中年低技术失业人士正是香港经济转型的牺牲品,也是过去人力资源错配的受害者,在情在理,政府都应把他们作为重点协助的对象。据报道,港府有意通过市区重建计划和发展旅游业来为这些人士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例如售货员、地盘工人、搬运工人、清洁工人等职位。短期而言,估计也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因为香港也需要增加一些基本设施,以迎接更多外来游客。但长期而言,这类低层次的工作机会很快也会饱和,而且新建的项目不可能维持长做长有的状态,所以必须想出其它方法。
在着力解决中年低技术失业人士问题的同时,我们还担心“隔代贫穷”的问题;如果教育和青年就业情况没有改善,将继续制造新一代低技术、低教育水平失业人士,形成新的草根阶层,这些年轻的低技术工人早晚也会成为新的社会包袱。
面对这种情况,港府适宜重整资源,从长计议,从具体对象入手。举例说,港府聘请大批国际知名的经济顾问,其中不乏国际有影响力的财团;此外,港府又成立了扶贫委员会、促进就业委员会等,集合了不少社会精英。可惜,这些组织彷佛是绝缘体,各自工作,相互之间没有太多协调合作。港府如果多点让这些组织互补不足,把资源调动起来,本身已是一股不错的动力了。
综上所述,解决就业就不仅是劳工处一个部门的责任,而应该是集合教育、投资推广、工商科技、社会福利等众多部门的力量的协同攻坚。只要政府统筹规划,措施得当,相信香港的就业情况会获得更加稳定健康的改善,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也可获得更坚实的保障。(摘自香港成报3月22日社评)